三国之群芳寻踪_第二百四十九章:于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九章:于禁 (第2/2页)

北相,便相当于济北郡太守。

    曹cao和鲍信把来意说了一下。

    金良苦笑道:“我统领大军刚刚到达陈留,人困马乏,须得休整几‘日’,方能出兵,何况我军中粮草匮乏,后方粮草接济缓慢,要出兵也要等到后方粮草运上能出兵。”

    金良说的第一个原因,确系实情,第二个原因嘛,意有所指。

    曹cao明悟,金良跟鲍信素无往来,人家金良凭什么帮忙呢,便笑道:“粮草对贤霆是问题,对允诚就不是问题了,允诚从济北运来五百大车粮草,还未交给袁术,可以拨给贤霆一百大车粮草嘛。”

    鲍信笑道:“大将军,我愿拨给中央军一百大车粮食,还请大将军能仗义援手。”

    一大车勉强有一百石黄米,一百大车勉强有一万石,只能够金良四万人马吃上十天而已,金良并不放在眼里,他另有所求。

    金良拱手笑道:“鲍国相,除了粮草之外,金某还有一事相求。”

    鲍信连忙笑问道:“不知是什么事情,能让大将军为难?”

    金良笑道:“刚才我从盟主帐中出来,路过鲍国相的营寨,看到一人,唤作于禁,看上去似是一个将才,我中央军中缺乏良将,我有心招他入我中央军,不知鲍国相舍不舍得割爱?”

    鲍信用力想了想:“哦,大将军您说的于禁是那个泰山巨平人于文则吧,中平元年,我募兵讨伐黄巾贼,于禁当时就领一些人跟随与我,现在他在我军中做都伯。由网友上传==他整天沉默寡言,不好‘交’游,我倒真的看不出他有什么将才,大将军您若想抬举他,我这就派人把他叫来!”

    都伯,约相当于百夫长,等同金良麾下队长,手下只带一百来人,可见于禁在鲍信手下并不受重用。

    金良拱手谢道:“我就谢过鲍国相割爱了。”

    过不多时,于禁来到,年近三旬,身材中等,相貌平常,可谓貌不惊人,但他听说鲍信的意图,眼神亦是非常镇定,非常平静地接受了自己被老主公鲍信赠与新主公金良的命运。历史有记载:

    曹cao一直不说话,一直用眼睛打量着于禁,等金良答应出兵,鲍信和曹cao离开金良的营寨,曹cao一路上叹息不已:“允诚,你失去一员大将矣!”

    鲍信不以为然:“于禁在我麾下五年有余,一直不显山不露水,果真是大将之才,早该脱颖而出!我看他充其量就是一个只能统领几百人马的一般将领而已,不可委以大任!”

    曹cao见鲍信如此见识,遂不多说什么。

    曹cao不知道,鲍信失去于禁,实际上便是他在失去于禁。

    鲍信现在的地位跟曹cao一样,但鲍信非常钦佩曹cao,此时袁绍声望很高,天下诸侯都推崇他,只有鲍信对曹cao说,只有他曹cao才能统领天下群雄以拨乱反正。若干年后,便是鲍信与兖州吏万潜等人到达东郡迎接曹cao担任兖州牧的,随后鲍信在讨伐黄巾时战死,他的势力尽归于曹cao,连同于禁。那时的于禁还是都伯,在王朗帐下。王朗看出于禁有才,向曹cao推荐于禁之才可任大将,曹cao召见于禁,拜军司马。

    金良知道这段历史,便先下手为强,利用鲍信有求于自己,乘机索要于禁。现在算起来,曹cao史上的五子良将,除了现在已经在曹cao帐下的乐进之外,其他四将张辽、徐晃、张颌、于禁都在金良帐下了。

    不过曹cao麾下有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乐进、夏侯尚、曹休这样的将领,李典、许褚、金虔都拒绝金良的征辟,看样子以后很有可能投靠曹cao,看来曹cao帐下将才并不缺乏,金良从他这里拿走的只是他原来“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的一小部分而已,若让曹cao得到一个机会,他就能一遇风云便化龙。

    金良眼里露出一丝寒光,在这次的战役里,能不能借着徐荣的刀,神不知鬼不觉地杀掉曹cao呢?毕竟现在蚩尤一族没有多大的动作,金良觉得现在暴风雨之前的宁静。要是趁这个时机一同华夏,那金良有可能就能成就人皇的仙位。

    于禁站在帐中,看金良一直在沉思,于禁个‘性’坚毅沉稳,屏气凝神,静静地站在那里。

    金良想不出该如何才能成功地借刀杀人,只能等到了战场再随机应变吧。

    金良从沉思中醒来,看看面前的于禁还是毕恭毕敬地站在那里,神情还是那么镇定平静,不由得暗自点头,于禁果然名不虚传,冷静、沉着,这是独当一面的大将所必然具备的品质。8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