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二章:东吴大司马--吕岱 (第3/3页)
不久,廖式作乱,进攻围困城镇,零陵、苍梧、郁林诸郡受到sao扰,吕岱上表自动请战出兵,星夜兼程。孙权派遣使者追授吕岱为交州牧,并派遣诸将唐咨等人不断地前往增援,攻讨了一年,将廖式打败,斩杀了廖式及他任命的伪官员临贺太守费杨等人,收编他们的队伍,郡县全部平定后,吕岱又到武昌。这时他已八十岁,但他的身体素来精力充沛,依然亲自 在荆州时,吕岱同时兼掌荆州文书,军政公务极为忙碌,尽管已年过八旬,但仍保持“躬亲王事”作风,亲自处理公文。精力过人的他不知疲倦,骑马总是一跃而上。吕岱如此老当益壮,被同僚誉称超过古代廉颇老将。 奋威将军张承给吕岱的信说:“从前周公、召公辅佐周天子,人们作周南、召南歌颂他们,如今您与陆逊就像他们二人。忠诚勤奋都在人前,劳苦谦逊相让,功绩因审时度势而成就,道义随教化而推行,君子赞叹您们崇高的品德,百姓喜爱您们美好的本质。加上公务文书繁多,宾客终日不绝,疲惫而不放下公事,劳累而不诉说疲倦,还了解到您上马动辄自己跃上马背,不用跨踩脚蹬攀上,这样看来您就胜过廉颇了,件件事情对您来说是何等的快意!周易有言,礼仪讲究恭敬,道德讲究发扬,您怎么占尽了这些美质啊!” 赤乌八年,陆逊去世,诸葛恪接替陆逊职位,孙权于是分武昌为两部,吕岱督领右部,自武昌而上至蒲圻,被升任为大将军,儿子吕凯也被授予副军校尉,在蒲圻监军。孙亮登基后,任命吕岱为大司马。 赤壁之战后,曹cao下令沿江百姓内移,导致大量民众渡江南下,逃往吴国。海陵县成为人烟稀少的空旷之地。公元242年,82岁的吕岱奏请获准招抚乡民归,重建海陵县,这是老英雄为家乡做的一件“泽被桑梓”的大事。 公元246年,孙权封吕岱为上大将军。公元252年,孙权去世,孙亮即位后拜93岁的吕岱为大司马,成为东吴后期第一重臣。三国演义第108写孙权临终召人嘱其后事,吕岱是在场的两个顾命大臣之一。虽然这是吕岱唯一一次在三国演义中露面,让普通读者很难留下什么印象,但这足以说明了吕岱在东吴政权中的地位和威望。演义小说毕竟不能代表历史。在三国演义的刀光剑影之中,人们难寻英雄的身影,但陈寿在三国志却用2000多字的记载,将吕岱列入东吴“克宁内难,绥靖邦域”重臣之内。晋灭吴后,陆机作辨亡论历数东吴栋梁之才,吕岱被列为东吴四大“以器干任职”的名臣之一。“经过多年研究,文史专家们一致认为,无论其官阶地位,还是实际贡献,老当益壮、智勇双全的常胜将军吕岱,较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人所共知的东吴名将,丝毫不为逊色。”范国华说。 一生胸襟宽广、清廉如水的吕岱,不仅成为现代如皋长寿之乡最早的“代言人”,他尽忠报国、恪尽职守、顾全大局,以及为官清廉的优秀品质,对于今人来说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吕岱为官清廉,两袖清风。他初任交州刺史时,历年未能瞻顾家用,妻儿贫乏。孙权获悉以后叹息不已,加倍赏赐吕岱家属钱米布绢,并作出规定,每年按例给予供应。 吕岱清明守正廉洁奉公,他所处过的地方都称道他。当初在交州时,多年未给家中钱财,妻子儿女饥饿困乏。孙权听说叹息不止,因此责备群臣说:“吕岱出征,身处万里之外,为国家勤苦办事,家中如此困顿,而我未能及早知晓。您们身为股肱耳目之臣,责任哪里去了?”于是加倍赏赐吕家钱米布绢,每年都有一个固定的数目。 太平元年,为东吴cao劳一生的吕岱在武昌与世长辞,时年九十六岁,成为东吴最长寿的大将军。其子吕凯继承爵位。吕岱在弥留之际吩咐家人:“殡葬之时,棺木不用油漆、疏巾布衣。丧葬礼仪务必简单节俭。”吕凯对这些遗言全部照办,将父亲归葬于海陵高阳荡。 小吕凯虽然骨瘦如柴,显得营养不良,但他眼神明亮睿智,颇有其父的风采。 吕岱粗看起来像是一个渔夫一样,但他神情坚毅,眼神睿智,细看起来颇有气度,难怪成了‘日’后的东吴大司马,要知道在三国中后期,大司马的位置高于三公,甚至高于大将军,乃名符其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东吴后期担任大司马的都是力挽狂澜、中流砥柱的重臣,如陆抗、丁奉。 金良一脸严肃地问道:“定公,缘何弟妹与侄儿如此瘦弱?你身为海陵县吏,薪俸养不得全家?” 不等吕岱话,吕岱的娘郑氏凄然道:“大将军有所不知,海陵县东边靠海,西边环山,海盗、山贼层出不穷,我夫为县吏,屡次领兵进剿那些贼,怎奈海陵县令与那些海盗山贼有私,责我夫君退兵,还扣罚我夫君的薪俸。”说着竟然嘤嘤哭了。 小吕凯却大声嚷道:“爹爹领兵出征,老是忘了拿钱物家,我娘不得不靠给人家纺布为生!” 吕岱脸‘色’一沉,想对儿发脾气:“凯儿,休要胡言乱语!” 金良板起脸,非常严肃地对吕岱说道:“贤弟,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固然是高风亮节,让人敬佩,但做人丈夫,做人父亲,也应有起码的责任,小家不顾,安能顾大家,希望你以后在公务之外稍拨出一些时间,关心一下家人,享受一下天伦之乐,莫要让他们挨饿受冻,莫要忘了自己是一个丈夫,是一个父亲!” 金良清楚地记得,历史上的吕岱为官清廉忠贞,勤谨敬业,君叹其德,小人悦其美,高风亮节,凛然于朝,就连孙权也为之感动。纵观吕岱一生,镇岭南,抚山越,战长沙,守武昌,一心王事,公而忘私,常年征战在外,很少顾及家庭。在担任交州刺史期间,身为东吴封疆大吏,吕岱深知责任重大,丝毫不敢懈怠,以至公而忘私,多年不寄钱物家,家中妻儿缺吃少穿。孙权知道后叹息不已,感念之余,责备朝中群臣说:“吕岱离家万里之外,为国家大事cao劳,现在家中生活如此困难,我没有及早知道。你们都是股肱大臣,作为我的耳目,你们负的什么责任?”除了加倍赏赐吕岱家属钱米布绢之外,还作出规定,每年按例给予供应。 吕岱被金良如此一说,看看面有菜‘色’的妻看看骨瘦如柴的儿,不禁羞惭地低下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