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超级大博士_第四十二章:农家一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农家一日 (第2/2页)

足有十来岁,方脸膛,黄面皮,粗手大脚,个子居然比丈夫还高出一截;本来,这婆娘拉着自己三个孩子站在队长家大门口,两眼发红地跟着大伙儿看热闹的,后来听彭禹说不喜欢吃大鱼大rou,而是要去他们家吃什么罐罐馍和酸拌汤,顿时心中大喜,唤上自家的小子和丫头,率先一阵风一样地跑回了家中。自成家以来,他们家还没有来过这么高贵的客人和大干部呢,这如何让叫她不得意和不兴奋呢?真是喜出望外啊!

    罐罐馍家里就有,那是他们晚上剩下的,即便不够食用,可以从左邻右舍再借一些就可以了;但酸拌汤却不一样,那是要重新来做的。好在,酸拌汤做起来并不复杂,主要用陈年豌豆面加荞面制作,但酸菜要选择最好的,味儿要地道,颜色也要黄亮亮的,入口脆生生的那种才行;此外,葱花加香油,才可以达到鲜香扑鼻的最佳效果。

    由于天气渐热,外面也没有风,所以,一帮人全部坐在了院子里,一边围着几张桌子品茶聊天,一边等待着女主人的饭菜。

    听说北京来的客人人家不爱吃鸡鸭鱼rou等这类好饭,而是专门从队长家出来到汤家吃家常便饭,村民们顿时感到非常稀奇,全都跑来围观;仅仅片刻的功夫,汤家的院里院外就挤满了人。

    这次从北京出来,彭禹带了一条中华牌香烟,经过这几天的应酬,还剩下三四盒;这时候,他叫谢志强全部拿了出来,拆开来分散给那些老人和成年人,一面给大家递烟,一面不失时机地和大伙儿唠嗑,顺便了解一下民情。来客的大方举止和不拘小节的作风,令村民们原本卑微和拘束的心态渐去,很快和彭禹他们打成一片;由于人多,彭禹拿出的香烟几乎眨眼间就散完了。到了后来,彭禹伸出双手接过一位老汉用袖口擦了下烟嘴的旱烟,毫无见外地猛吸了几口;当人们看到彭禹被辛辣的旱烟呛得直咳嗽和流眼泪时,大家都哈哈地开怀大笑起来,感情也一下子和他拉近了许多。

    在几位妇女的帮助下,酸拌汤很快就做好了,一萝萝冒着热气的罐罐馍也被妇女们端上了桌子;向女主人们道了一声谢,在众人们的礼让下,彭禹和谢志强学着大家,一手拿着罐罐馍大口地吞食,一手端起以油泼辣椒、咸菜为佐料的酸拌汤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

    旁边围观的那些老人们,嘴里抽着旱烟,笑眯眯地看着彭禹他们吃得满头冒汗,大呼过瘾,禁不住交头接耳地互相低声议论起来;大家普遍认为,尽管彭禹他们是从北京来的尊贵客人,但是人家待人和蔼可亲,一点儿也不矫揉造作,做派和吃相和乡下人几乎没什么两样。反观自己的县长和乡长他们,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也是一个个眉开眼笑的,但大多数人仅仅吃了半个馍馍和半碗汤就放下了碗筷,仿佛一副难以下咽的样子;看到这一幕,不少人都微不可察地摇起了头,脸上显出了失望之色。

    彭禹吃着饭,默默地关注着人们的神情,心里忍不住叹了一口气;现在的干部们,哪怕是乡下的干部,也没有过去的那么朴实了,至少在作风上比过去明显差了一大截。此刻,彭禹情不自禁地想起了mama给他讲的一个小故事,说的是六七十年代一位河北省唐山地区的县领导下农村去考察工作,当这位领导走进一家农舍,发现女主人吃的红薯没有吃干净后,立刻一声不吭地坐了下来,拿起对方吃剩下的红薯,又重新仔细地吃了一遍,最后只留下一点儿短短的把儿这才罢休,令那家女主人深感震撼。由此可见,虽然当时我们的国家很穷很落后,但是很多各级领导和干部们,他们的品质是何等的优良,作风是何等的高尚;回想起来,真是令人感慨良多。毛-泽-东领导下的领导干部们,那真是没的说,堪称天下第一的清廉,

    这顿农家饭,彭禹和谢志强是最后一个放下碗筷的;彭禹吃了三个馍两大碗汤,而谢志强更厉害,吃了三个馍三碗汤,可谓狼吞虎咽、酣畅淋漓,看的一群县乡干部们膛目结舌。

    第二部宏图大展第四十二章:农家一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