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半女人一个夫之旷世缘_第一章 神秘的白楼;第二章 血染的风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神秘的白楼;第二章 血染的风采 (第4/4页)

。虽然已经痊愈,可你目前还不能适应部队大运动量的训练。而且二十多个人为你输血,虽然血型吻合,但必定不是你自己的血液。在未来的生活中,在你身上有可能发生不可预知的身体排异现象,为此经师党委研究决定,有两个岗位,一个是到联勤部当协理员,也就是破格提为干部,享受正排级待遇;一个是去步兵指挥学院上军校,仍然是干部待遇,你自己选择。”

    “报告首长,我想上军校。”

    杨杨不加任何思考的选择了上军校。

    “老兵,经常回来看我们。”

    虽然杨杨从参军到上前线打仗,不到半年;再到他带着军籍享受干部待遇上大学,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杨杨是坐着火箭在进步。当兵一年,杨杨就破大格,由普通士兵,直接提干为正排长,跳过了副排长。在老兵眼中他是新兵蛋子。但在新组建的A师尖刀高配置侦查班,杨杨简直就是他们心中的英雄,偶像。

    “放假我就回来看望大家。”

    杨杨挥手恋恋不舍的与战友们道别,一个标准的军礼是杨杨送给战友们最珍贵的礼物。

    老师长亲自把杨杨送到大别山深处,南湖岸边的高级步兵学校。

    “杨杨你给我记住,学校对你来说又是新的战场,忘掉自己身上的光环,二等功的勋章虽然发给了你,但你应该明白,它是战友们的热血铸就。”

    “请首长放心,杨杨明白,我不是一个人在读书,而是代表11位牺牲的战友在上军校。”

    “明白就好,立正,收起勋章,给我向前冲,四年以后,站到我面前的应该是一个有勇有谋的指挥员,决不能变成一个白面书生、熊包。”

    “是!”

    杨杨飞快的奔跑,直至军校外面的南湖大堤上,目送着老师长的北京吉普淹没在飞扬的尘土之中。

    南湖作证,杨杨又重新走上战场——向知识的顶峰冲刺。

    四年军校,杨杨年年被评为优秀学员,年年新生入学时,学院都要请杨杨作报告,杨杨在血与火的战场上,生与死的经历,让同学们既惊讶,更是敬佩,他成了步兵学院的活教材;成了步兵学院未来将军们的楷模、偶像,也成了步兵学院屈指可数的白马王子。

    “你的假想战役穿插部署太简单,缺乏临界高度,不像是战役穿插,倒像是战场穿插部署,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实战经验,是空中楼阁,是花架子。”

    “有什么了不起,打过仗就值得你损人吗?凭什么说我的论文是花架子,如果有战争我同样会义无反顾的参战。”

    高级步兵指挥学院,80级陆军指挥系,一共八个班,只有六个女生。陆亚平是被公认的指挥系的系花,让杨杨指导论文是假,而是其他五个女生期望陆亚平能征服杨杨。

    “你不是逞能说,杨杨好对付,吃败仗了吧!”

    没有征服杨杨,又被同学奚落,气得陆亚平的嘴角能挂上一个大油瓶。

    “快!今天又是英雄协助教员讲课”。只要是杨杨协助教员讲解阵地防御战的作战部署和防御要领,第一排就坐的学员一定是女生,她们痴痴的看着杨杨,她们畅想着……

    “杨杨,今天是您的专场。”

    很多时候杨杨不想上台作报告。

    因为每一次做报告时的每一次回忆,都使杨杨肝畅寸断。

    生与死都在一瞬间!杨杨面前不时浮现战友们的音容笑貌,他总感觉战友们就在自己的眼前,他真的是在替战友们在读书,所以他珍惜在学院的每一天。

    杨杨渴望早日学成回到部队,渴望自己将来也能成为象老师长那样,爱兵如子的将军,他要替战友们完成当将军的士兵梦。

    然而现实却给了杨杨一个沉重的打击!

    毕业前夕体检,由于杨杨经常开夜车“查资料”;

    由于每一次学院学员实战考核,杨杨都是战场上的总指挥官。

    超负荷的学习,由其肺部枪伤所致的,杨杨的肺活量只有正常人的一半,而且心动过缓,已经至临界点。

    杨杨心肺功能不达标。

    晴天霹雳!杨杨四年的努力,他要替战友们完成的将军梦,刹时成了泡影!

    “为什么呀!”

    杨杨又一次“疯”了,他独自一人,像百米冲刺的运动员那样,又一次直奔学院外面的南湖大堤上,面对无垠的南湖湖面,面对群山环抱之中南湖湖面泛起的片片涟漪,杨杨在大堤上痛哭。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杨杨的哭又是为什么?

    军校毕业,由于身体的原因,有可能到地方工作,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美事吗?

    杨杨到军校读书,真的就是为了替战友们完成当将军的将军梦。

    杨杨深深的知道,能到师部高配置侦察班当战士的本身,就是对每一个战士自身素质的充分肯定。

    刚刚分到侦察班时,杨杨和战友们约定,今天是战友,三年义务服役期以后,一定要做军校的同学。

    因为根据惯例,师部侦察班的战士,三年服役期结束之前,都会被推荐去军校读书。

    为了自己,也为了牺牲的战友,杨杨多渴望回到部队,回到南疆,他多希望用自己优异的成绩告慰长眠南疆的战友。

    为了杨杨的身体,从杨杨的健康出发,学院领导在征得原部队领导同意的情况下,忍痛割爱,杨杨必须回到地方工作。这是部队对功臣的爱护,因为功臣已经为了祖国的利益,把生命置之度外。

    “首长,我不想回地方工作。”

    “孩子,虽然你没有向我汇报过自己的学习成绩,但你不要忘了,你的校长是我的战友,对于你在军校的表现我了如指掌。为此,我也期望你早日回到部队,但你的身体状况的确无法适应部队的生活,不过我已经为你找到了适合的工作。”

    此时,已经荣升为军区少将副司令的老师长,得知情况后,亲自为杨杨联系工作单位。

    老师长知道,杨杨喜欢部队,其实他是忘不了,舍不下长眠在南疆的战友,经过老首长的再三斟酌,老师长亲自替杨杨联系了“G安部”,选择了情报工作。

    因为“G安部”虽然是地方编制,却是军事化管理,这样既能满足杨杨对军队不舍的情结。同时,杨杨没有父母,没有亲人在身边,“G安部”军事化管理,更有利于杨杨今后成长,使他的人生不至于偏颇社会的轨道,毕竟杨杨的大脑曾受到过重伤害,如果回到地方工作,没有家人和亲人的照料,如果再遇到什么无法克服的难题,老师长真的不希望杨杨再受到任何伤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