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倒火焰周世宗与符皇后故事_Sect. 272. 正阳大捷(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Sect. 272. 正阳大捷(2) (第2/2页)

他不跑不闹,就不要打他。该怎么发落,自有陛下的旨意。你们给我记着,我要把他活着献到陛下驾前!”一众周军轰然应喏。

    从更广大、更纵深的战场上看,周师与唐军的这场战役已经快要接近尾声了。周军的钢铁之师就像一头巨大的钢铁怪兽,将越来越多的唐军囫囵吃进了肚子里,连骨头都来不及吐。

    日落之前,所有的厮杀都停止了。流血漂杵。烟尘落地。

    脆弱的血rou之躯被擀平了,摊薄了,在孟春的淮南山道间糊出一幅诡异而恐怖的画面。冷风将浓重的血腥味吹散到每个活着的人鼻孔里。

    重进站在夕阳的金辉中,迎着灿烂的光芒微微阖上眼皮,疲惫而欣慰。他的身旁,无数的周军将士正在进行每次战后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清点战场,安置己方死伤的战斗人员。

    唐军真是一种奇怪的生物,明明那么怯懦,还没交战就想着防守,一开打就想跑,可是,临阵投降的却不多。整个两万援军中,除了在张全约的带领下逃回寿州的少数残部,只有三千人缴械,其他的都化作了无生命的血rou,填充着着幅黑色画面的无穷细节。

    当然,也有可能是自己所部军马太过生猛,在唐军士卒来得及表示降意之前,就已经将他们干掉了。三千就三千吧。三千人不是小数目,异日向官家献俘时,也会是浩浩荡荡的一大拨。

    “都帅!都帅!”徐令则从远处疾驰回他的身边,远远便纵声呼唤。李重进虚着眼睛看着他,徐令则的神色有点不大对劲。“怎么了?”“赵晁……赵晁带着他的手下,把三千唐军降卒全都给杀了!”徐令则气喘吁吁道,“卑职根本阻拦不及,他也不听卑职的!”

    “什么?!”重进震惊地睁大了双眼,“全都杀了?三千人?!”“是,一个不留!”徐令则肯定道。重进大怒,登时拧紧了眉头。

    赵晁是先帝旧部,会打仗,有战功,却又骄矜、贪残,一身历朝禁军旧将的坏毛病。高平之战时,他因背后指使人出言阻拦今上急行军被枷囚,战后获赦。后来他改任虎捷左厢都指挥使、领阆州防御使,隶属李重进麾下。官家因李重进年资深,形貌威严镇得住堂,将不少难管的禁军勋旧都塞给了他。赵晁就是典型的被官家“塞”给李重进的人。此番征淮,赵晁充任前军行营步军都指挥使,原本在李榖麾下,因李重进与李榖合兵,才又归入李重进指挥。

    依着重进的脾气,他很想以违反军令为由将赵晁痛打一顿,甚至干脆一杀了事。可是他不能这么做。赵晁是在先帝出镇魏博的时候转入郭氏帐下的,曾在先帝鞍前马后殷勤奔走,大周建鼎,他也冒死卖过命。他犯了错,连官家都宽赦三分,自己怎么好全不容情?何况,赵晁所为,背后是禁军旧部数十年的积习恶习;赵晁杀降,势必得到了一大票禁军老兵旧将的支持。这些老兵油子心狠手辣,能征惯战,经历了禁军严格的筛选汰递后还能安然留存,就是因为其沙场机变能力,绝非入军未久、听话顺服的新人能比。目下正是用人之际,打杀一个赵晁不打紧,只怕他的旧党不服,闹起来,影响到官家征淮的满盘大计。

    那么,不打不杀,进行口头斥责如何?很可惜,倘若没有厉害的后着,对这种人,斥责是无效的—至少,自己的斥责对他未必起作用,反而会助长他“你能奈我何”的气焰。

    良久,重进忍下了这口气。“先不管了,日后再跟他算账!传令诸军,尽速收尾!咱们要赶在天黑之前回到正阳,与李都部署会合!”

    正月十七,辛亥日。李重进的奏表急送至皇帝行在,奏表中详细汇报了正阳之战的过程和战果,还以木函附上了刘彦贞的首级。这一天,正好是先帝两周年忌日。皇帝在行营中设置了先帝的灵位,焚香祭拜。李重进的捷报,是对先帝在天之灵最好的慰藉。

    皇帝将木函献在先帝灵前,再细细展读奏表。

    正阳之役,王师斩首唐军万余级,伏尸三十里,临阵斩贼大将刘彦贞,生擒偏将咸师朗以下数十人,获军资器械三十余万,马五百匹,粮草无数。在奏表的末尾,李重进写道,本来还有降卒三千可献的,不过因阻拦不及,降卒已经被赵晁戮尽了。

    皇帝阅读奏表的前半截时,龙颜大悦;读到末尾,立刻沉下了脸。

    然而为大局计,皇帝和自己的表兄李重进一样,暂时压制了自己的愤怒。随即,皇帝下令全军加速前进,早日抵达正阳与二李会合。

    ------------------

    &此一回始为李重进正传也。

    -

    -

    -

    -

    -

    -

    -------------------------------------------------------

    碎碎念:*^-^*求推荐,求票,求评论,求打赏,求收藏,求转发,求粉,各种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