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Sect. 262. 郑相遗表(2) (第1/2页)
显德三年正月初一。天空在连日阴霾之后放晴。被清扫到御道旁堆拢的积雪,结出了一层冰壳子,变得坚硬,并反射出刺目的日光。 因筹备战事之故,皇帝特旨免去例行的群臣新春大朝贺。 皇帝亲征的诏令虽然还没有正式下达,可是皇帝亲征的阵容已经排定,在众口纷纷传播之下,成了禁军中公开的秘密。大家了解到,此番,禁军两大统帅李重进、张永德全部阜随,李重进很有可能会充当后军的先锋,而张永德,则将仍旧担负他例常的卫跸职责。据说张永德曾力求担任后军先锋,以便先入淮南寻获仇家,但皇帝以他热孝在身,不宜冲动为名婉拒了。文臣方面,据说将会携带范质、王溥、窦仪等一套政令班子随军办公。至于谁会担任东京正副留守,皇帝还没有吐口。 京中各处禁军营,各处校场,众军士列队cao练。各级将领披甲指挥。两军统帅李重进、张永德各登阅兵台验视。无数运送粮草、军械、棉衣、营帐等辎重的车辆,络绎不绝地汇集到几大校场的一侧。 禁中。滋德殿。移花堂一派热闹景象。 虽说免了群臣的朝贺,元日的家宴还是要有的。移花堂再次铺排开了全家福规模的午筵。帝后与子女、令主、各宫阁嫔御齐聚一处。宫廷脂粉的味道,折枝腊梅的味道,兽形瑞炭燃烧后的味道,铜狻猊中冷寂沉烟的味道,御厨房年节特品的味道……种种丰富而复杂的味道让移花堂原本阔大的空间显得挤挤挨挨,似乎倒有万千隐形的人马在空中潜藏、游荡着似的。 热腾腾的小火炉烹煮着热腾腾的菜肴,然而筵席上的气氛不足,有点冷场。 帝后都不怎么说话。司宫令原本是不喜热闹的,别人不张罗,她也懒得起头。两位昭容一向沉默,更兼身子沉,精神短,不说话倒正好。菁娘年轻活泼,几次三番想开口,见大家都端庄着,也只得作罢。 尚宫唐氏见不得这低抑的调子,便借故在餐桌左右往来,指挥着东方氏和刘氏照顾皇子皇女,好歹从两个小娃那里弄出了些声响动静。 有一道清蒸整鱼似乎特别受欢迎,就连训哥儿吃了也表示满意,一再说道:“我还要大鱼。”刘氏见那鱼朝上的一面已经所剩不多,便笑着向帝后请示道:“要不……臣妾将鱼翻过来?底下的鱼rou多些。” “诶,那可使不得!”尚宫唐氏忙道。那是一个古老的迷信:在水上行船的人,吃鱼的时候不能翻面,否则就会翻船。官家即将出去与江南人水战,是以唐氏有此一说。 帝后闻言,目光均是一闪。唐氏忽然意识到此事在帝后之间似乎尚未挑明,忙岔开话题,向训哥儿哄道:“皇子别急,阿姥来替皇子取鱼rou吃,啊。”刘氏来自山村,从不知道翻船的迷信,心下大感疑惑,轻声问道:“为何不能翻鱼呢?” 菁娘眼珠子一转,拊掌笑了起来:“我知道为何不能翻鱼了!”她一脸崇拜地看向君贵:“因为陛下要坐船出征去,对不对?”君贵略显尴尬,笑了一下:“嗯,对。” 菁娘欢喜地站起身,亲自斟了一杯酒,走至君贵身前道:“陛下英勇无匹,臣妾不才,要借今日元旦家宴之机敬陛下一杯酒,恭祝陛下旗开得胜、所向披靡!”君贵接过酒杯,笑道:“好,借你吉言。我干了!”说罢一饮而尽。 君怜并不看他们,只勉力保持着脸上的笑容。朱雀皱起了眉头。 筵席上下,余众面面相觑。王娘子此举太僭越了。要向官家祝酒,自然该由圣人开头。别管是贺寿,贺春,还是贺胜,圣人不发话,她一个昭仪凭什么迈过秩序去当先?可是,官家对此竟坦然接受了,并没有想着顾及圣人的颜面。而圣人呢……圣人为什么延宕着迟迟不向官家祝酒,以至于给了王昭仪这个邀宠的机会? 菁娘见君贵饮罢酒,忙就着那酒杯自斟一杯,笑道:“臣妾陪陛下干一杯!”说毕,也是一饮而尽。君贵笑道:“好了好了,慢点喝,别呛着!”菁娘一展酒杯:“没呛着,陛下请看,臣妾的杯中涓滴不剩!陛下再来一杯,好不好?” 朱雀忍无可忍,哼了一声,冷笑道:“王昭仪,你也太性急了吧?圣人这里早就准备好了酒壶和酒杯,原本只待替皇子夹了鱼rou,就要向官家祝酒的。你倒好!不瞒你说,我也是个性急的,我也想向官家祝酒,可是,我就知道排队……” 菁娘嘟起了嘴,看向君贵。君贵默然片刻,到底笑了一下:“好啊,原来你们都想来向我祝酒,那好啊。我正想喝呢,你们谁来?我等着。”朱雀不动声色地看向君怜。 君怜只得整顿辞色站起身。廷献早替她递过一只空酒杯。君怜满斟一杯酒,双手捧到君贵跟前,勉力笑道:“岁岁新春,今又新春,臣妾祝官家明如春阳,万寿无疆!” 君贵接过一饮而尽,又起身亲自斟了一杯回赠给她,温言道:“多谢圣人的酒。我也祝圣人母仪端焕,福寿绵长!”君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