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Sect. 256. 绾发围炉(2) (第1/2页)
林远目下是君贵身边的第一侍卫,是所有近卫班直们的头领。有什么话,邓锦习惯让他出头发言。林远本性比较谦和,虽处在最接近圣躬的位置,却并不倚势欺人,反而常常与人为善,寻机在官家跟前替同僚说一两句好话是常有的事。林远爱唱歌,歌喉好,据军中老人说,其歌技甚至与年轻时的王峻不相上下。林远带队伍、鼓舞士气的绝招就是领着大家唱军歌。坊间要是流行什么新曲子,人家回来学给他,他只需听个两三遍就能复唱,常常将手下军士惊得呆呆的。以前众人跟着君贵喝酒叙谈时,林远还常与孙璘搭手表演歌舞,滑稽娱众。 邓锦为人粗中有细。其粗,体现在他喜欢憋着坏跟人动手,欺负飞卫这样的后生更是家常便饭。其细,体现在他擅长算术—先前曹瀚在时,君贵小金库的账就是他们俩在管。可是,会算账并不等于他是个善于算计的人—君贵最讨厌那样的人,是不会将其长久留在自己身边的。邓锦的计算能力只用在算账的时候,离了账本的事他往往稀里糊涂、大而化之。邓锦内心其实比较脆弱,又不好意思像飞卫那样理直气壮地表现出来,日常反而要愈发装出硬朗汉子的模样。 目下,官家的四大元随散落三处,邓锦总与林远厮混在一起,有兵同带,有歌同唱,有什么心事,也说与他知晓。邓锦与林远同年而只略小几个月,但邓锦显然将以前对曹瀚的依赖转移到了林远身上。飞卫又是个依恋旧情的,有事无事常邀约了他们一处玩耍,以继续体会当小兄弟的乐趣。 这里林远见飞卫刨根究底问个不休,便正色道:“真要我说?”飞卫道:“是啊,话露了个头又咽回去,不是急死人么?”“好,我若说了,你可不许难过,更不许发脾气。”“……成成。什么事?说吧。” “昨日官家讨伐淮南的诏令,你想必看过了吧?”“嗯,看啦。”“唉,我吧……我替你绾着绾着头发,忽然想起去岁咱们跟着官家出征打刘崇的时候,有一次你的头发散乱了,我也是这么拿手胡乱替你抓拢的……” “这……这什么意思?”飞卫的脑子一时转不过弯来,茫然道,“绾头发跟讨淮南有什么关系?讨淮南又跟打刘崇有什么关系?哥哥叹的什么气?”不待林远回答,他忽然睁大了眼睛:“你是说……你是说讨淮南官家也要去?!可是……可是昨日不是已经派遣李榖、韩令坤他们南下了么?” “那只是前军。”“挂帅后军的也有人啊,禁军中名号响当当的将领一大堆,未必是官家亲征吧?”“这你就不知道了。先时议论前军主帅人选之际,李都帅和张殿帅在官家跟前争得那叫一个厉害!平时觉得张殿帅性子挺温和的吧?可是为了抢这前军主帅,跟李都帅俩人车轮似的、一人一句在官家跟前说话,直说得脸红脖子粗的。偏还有个赵匡胤,在旁边帮张殿帅的腔,想把这好事往殿前军揽。李都帅是什么人哪?一见这阵仗,更是一步都不肯退让了……” 邓锦撇嘴道:“这赵匡胤也忒能搅合了!人家李都帅跟张殿帅角力呢,他一个殿前都虞侯,跟着瞎起什么哄!要我说,侍卫军那边的部将也真够怂的,马帅韩令坤、步帅李继勋都在一旁,按理就该帮着李都帅打压赵匡胤吧,可是你猜怎么着?人家愣是不发一言!” 林远道:“韩令坤与赵匡胤是旧识,自然不肯轻易翻脸。你们还记得吧,最初不是他向官家推荐的赵匡胤么?”邓锦冷笑道:“那还能忘得了?咱们看韩令坤面子,可没少厚待这赵家小子!”他摇了摇脑袋,又疑惑道,“可是……李继勋为何也不出头帮李都帅说话呢?” 飞卫略一思忖,说道:“我知道为什么了。我听下面人传,说李继勋跟赵匡胤、石守信他们早前结拜过义社兄弟。照这么看,赵匡胤与李继勋的关系,想来比跟韩令坤更近。是以,李继勋作为步帅,见马帅韩令坤不出头,自己也不便当面与赵匡胤发生冲突。” 林远冷笑道:“哼,自己的主官不帮,倒顾忌着什么旧识、什么义社兄弟的情分?韩令坤、李继勋这俩人,也真是忒有些公私不分了。”邓锦皱眉道:“依我看,还是那赵匡胤心眼儿忒多!他人在张殿帅麾下,倒能将李都帅麾下比他军阶高的两大副帅都给笼络了!这样一来,无论张殿帅、李都帅两人谁在官家那里更得势,都少不了他的好处。哼,倒是耍得好一手稳赚不赔的买卖!……要我说,咱们得防着点这人,不然,只怕早晚着了他的道儿。”林远鼻子里一笑:“咳,那也不至于!咱们是官家的嫡系,咱们怕过谁来?只要提着小心,坐山观虎斗就是了。” 飞卫盯着炭火,思忖着:“平心而论,那赵匡胤倒也的确有些才干。可是军中这么多有才干的人,官家为何偏宠着他?还不是因为张殿帅一再的推荐和提拔!官家一手扶植张殿帅,一手拉着李都帅,两边都不想松劲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