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倒火焰周世宗与符皇后故事_Sect. 242. 烈焰焚佛(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Sect. 242. 烈焰焚佛(2) (第2/2页)

在这间私建小庙和私铸铜像上的,是无数令人眩晕的光环。

    殿中所有别的泥胎木塑、经幢宝盖全都拆除了,只余这尊铜像。铜像面前,仍旧有零星的香火、花果供奉。

    片刻,他向林远伸出手:“斧子。”

    林远隐藏着自己的忧虑,劝阻道:“陛下,还是让臣来吧。”

    皇帝看他一眼,坚定地命令道:“斧子!”

    林远不再多言,双手将自己随身携带的长斧举起,慎重地递给皇帝。皇帝握紧长斧,大步迈入殿堂。菩萨像坐落在半人高的石台上,倘若抡斧,只能够到其腿部。

    皇帝毫不犹豫,奋力将长斧向铜像当胸掷去。

    噹地一声巨响,长斧嵌入铜像胸前,咬出了一个大口子。

    皇帝转身面向他的臣属们,正色道:“朕早就说过,铜像不是菩萨本身,毁损铜像不等于毁损菩萨。可是,有人想不明白这个道理,怕遭到报应,不敢动手!没关系,他们不敢动手,朕来动手!倘若有什么报应,就由朕一人担当!……现在,你们可以将它拆除了。”

    众皆肃然。

    寺庙外亲耳听到这声巨响的乡民,也尽皆瞠目结舌。

    未几,庙内的皇帝当场下旨,负责此事的镇州亲事官吏五人即时降职或解职,罚俸半年。

    从那之后,国境内各处私建的寺庙中,再也没有了灵验不可触动的铜像。

    东京。禁中。滋德殿。偏殿。日间。

    君贵入内,已经等在那里的君怜迎了过来:“怎么样,有了么?”

    “有了!”君贵笑着从怀中掏出一枚簇新的铜钱递给她,“适才铜钱监主事呈上来的,改了三次模具,终于像它应有的样子了!”

    君怜将这新出炉的铜钱托在手中细观。铜钱黄澄澄、亮闪闪的,入手有分量,直径为一寸,重量为五铢,与初唐开元钱相同。铜钱正面,规规整整的方孔周围,是四个笔画清晰精细的篆隶阳字:周元通宝。铜钱背面,有简单的一星一月,这是其所出之御炉的标记。铜钱边缘圆润,厚薄均匀,形制精妙,成色十足。与它相比,前面几朝那些掺杂了铁、铅、锡等杂物、大小厚薄不均、分量成色不足的私钱、恶钱,简直就是一堆提不起来的破烂。

    君贵带着点小小的得意看着君怜,问道:“怎么样?”

    君怜微微一笑:“没想到,哥哥的字,铸在铜钱上竟这么好看!”

    君贵柔声道:“明日是你的生辰,这枚小小的‘周元通宝’,就是我送给你的寿礼。”

    圆光流转。梵音清响。

    烈焰中,庄严微笑的佛头、肃穆趺坐的佛身,化作亿万利民钱流向世间。

    皇帝的御迹,在万千百姓手指的摩挲下,熠熠生辉。

    从显德二年五月甲戌日下诏,到本年年末,大周全境僧尼籍帐数目汇总出来,轰轰烈烈的释门整顿运动共废掉天下佛寺三万零三百三十六座,留存下来的为二千六百九十四座;现存的比丘为四万二千四百四十四人,现存的比丘尼为一万八千七百五十六人-僧尼相加,大周国境内有度牒的出家佛教徒总数剩下为六万一千二百人。

    据不完全估计,当时还俗的僧尼人数,大约不低于其剩余人数的十倍。也就是说,这场运动为大周释放出了至少六十万名劳动力。

    这场运动的另一个成果,是铸成了形制精美、均匀耐用、容易流通的“周元通宝”,其数量与质量,均为五代十国之冠。

    直至千年之后,娑婆世间仍有凡尘众生延续着当年留下的传统,以这“化佛钱”为神圣之物,为一家老幼祈求平安。

    -

    -

    -

    -

    -

    -

    -----------------------------

    注:苏耆《开谭录》:“世宗朝铸周通元宝钱,于后殿设巨炉数十,亲观鼓铸。”周通元宝,即周元通宝。

    又:本书中所述颁布禁铜令的时间,与史载时间有几个月的出入,历史上禁铜令是到九月初才发布的。

    -

    -

    -

    -

    -

    -

    -------------------------------------------------------

    碎碎念:*^-^*求推荐,求票,求评论,求打赏,求收藏,求转发,求粉,各种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