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Sect.122.商州司马(2) (第2/2页)
…”说到这里,官家的眼泪滑下脸颊。 官家现在只是一个可怜巴巴的父亲了。 冯道忙趋前一步,拉着官家的手,加意抚慰道:“官家切莫伤怀!当爹的想见儿子,那是天下第一大理所当然正经事,他王峻凭什么阻拦!” 官家抹去眼泪,又诉苦道:“素日王峻的做派,你们也都看到了。朝廷的官位,原本是国家公器,他却大包大揽,恨不得尽入自己囊中!历朝历代,岂有像他这样既总枢机、又兼宰相的?不仅如此,他以枢密使之位,又坚持求守重镇!朕被他逼迫不过,不得已将青州授给了他,他又非要从左藏库借出巨量绢帛赴任!虽是前所未闻之事,朕也答应了他。……朕念及布衣旧情,一直任其襟怀,可他仍不餍足,还想一手遮天,独断朝纲!前日,他又谋求将朕左右臣僚全数替换,以剪去朕的羽翼。……如此目无君主,谁能甘心忍受!……” 众臣听了官家这一番剖白,尽皆愤怒不已,纷纷大骂王峻。他们与王峻积怨已久,素日总是被官家压制着,不许他们与王峻太过计较;现下好了,官家带头控诉王峻的跋扈,他们终于可以痛痛快快地翻身了。 接下来,官家命众臣商议如何处置王峻。众臣努力揣摩官家的意思,不知该让王峻死还是该让他活,生怕轻重高低没有拿捏好,反而得罪了官家。在这样的情形下,有人灵机一动,提到了不久前王峻对赵上交的处置意见:贬为商州司马。 官家默许。 这真是个滑稽的结果。 于是即召翰林学士徐台符等起草制书。未几,制书在御前写就。又着王景通即赴宝慈殿宣制:枢密使、平卢军节度使、尚书左仆射、平章事、监修国史王峻责授商州司马,员外置。着供奉官蒋光远即时援送赴商州。 坚硬洁白的御道上,一群士兵推搡着王峻,将他押解离宫。王峻一路挣扎,一路大声呼喊:“我要见官家!我要见官家!你们放开手,让我去见官家一面!” 王峻的嗓音异常响亮,是那种撕裂了的响亮,里面饱含着无法遏制的苍凉和惊恐。 官家郭威默默站在滋德殿大门的窗格后,眼看着王峻远去,眼看着他就此从自己的视线里、从大周的政治格局中彻底消失。 他的心被越来越浓重的愤怒、悲哀和失望吞没了。 他试图闭上眼睛,不去看那个挣扎的背影。 可是他立刻又睁开了。 这是最后的告别。看一眼,少一眼。 时间回到将近三十年前的那一天。 几个年青的士卒在草地上嬉戏。他们都只有二十岁上下,人人自命不凡,却又不知如何才能成就功名。他们一会儿蒱博吆喝,一会儿互相扑打,一会儿又跳起军舞来。在内中最擅长颂唱的王峻的带领下,他们还齐声唱起了洪亮激越的歌儿: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玩累了,他们团团坐下来,喝粗淡的水酒。 李琼爱读书,《阃外春秋》就是他借给郭威并担任讲解的。新近他又号称从相书里学会了给人算命。那天,他将在场的十个人都仔细看了一遍。看到郭威的时候,他的目光里闪过了短暂的惊愕。 然后,李琼举起了酒杯:“咱们结义吧!咱们这十个人,龙蛇混杂,将来不管是谁富贵了,可千万不要忘了今日的兄弟啊!” 大家都很兴奋,争先恐后拔出匕首刺臂出血,滴入酒中。他们在草地上跪作一圈,齐声向天盟誓道:“苟富贵,勿相忘!若渝此言,神降之罚!”然后,纷纷将这简淡的誓约血酒仰头喝了。 少年侠气纵,交结五都雄。立谈死生同,一诺千金重。 大周皇帝郭威没有忘记草地上的那场盟誓。 然而今天,大周枢衡的王峻时代结束了。 两日之后,官家郭威派遣王殷的儿子、飞龙使王承诲驰赴邺都,向王殷面谕王峻所犯下的罪过及处置结果,以安抚王殷之心,避免他因此受到过强的震荡和惊吓。 当然,这同时也是官家一个隐约的、巧妙的警告。当年草地上盟誓的十人之中,有王殷一个。 - - - - - 注:本节末的诗句化自宋代贺铸《六州歌头》“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xue俄空,乐匆匆。”虽不单列主题,也其实可视为本书中的【郭威主题-兄弟】。 -------------------- - - 再见,王枢密…… ------------------------------------------------------- 碎碎念:*^-^*求推荐,求票,求评论,求打赏,求收藏,求转发,求粉,各种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