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三国转_三张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张角 (第3/3页)

角的同时,张角的眼睛再次睁开,拿着权杖的左手朝天一指,发出了雷霆万钧的召唤。

    霎时间,数以万计的雷光从天而降,相比于日常现象中的倾盆大雨,那是较之其更为壮观的一幕。充斥在耳中的与其说是雷光的轰鸣,更像是空气被撕开一道裂口的悲鸣声。

    ——这是我迄今为止最猛烈的一次雷击,假如有人能死里逃生的话……

    张角脸上的微笑似乎是在嘲笑这个多此一举的假设。

    ——接下来,该怎样解决此次广宗城休战的后续发展?投降的话,那么有一个人必然不能活命。

    那个人显然就是张角自己。

    训练场如同经历了一场沙尘暴的洗礼,这也使得张角不得不暂时驻足思考这个头疼的问题,殊不知,一股莫名而来的热度早已盘旋在了自己头颈的正前方,只要再往前一步,必然会被这样的热度烫伤。

    张角很清楚,这股热源肯定和那把看不见的剑有关。

    “胜负已分。”

    逐渐散去的烟尘中伫立着那个本该消失于世上的人影,那一瞬间的惊愕,甚至让张角的权杖脱手坠地。

    “果然还是使出来了吗?”

    “这是,天的旨意。”

    U自己也不明白,在原来的世界中沉默寡言的他在来到这里之后就开始阻挡不住自己尘封已久的话匣子,就算不是惹人厌烦的絮絮叨叨,至少也算得上是习以为常的有问必答。

    “又是那神秘的七色花朵吗?”

    “就连我自己,都不清楚到底那种能力该怎么使用。”

    “你的意思是……”

    “我只是在有限的时间之内,思考出了一个最为合理的方案而已。”

    “那么你果然没有使用……”

    “没错。”

    “说来听听,你刚才的战术是……?”

    “雷光降临的时刻,我正处于你身后2米左右的位置。”

    张角发出了冷笑,但更像是自惭形秽。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发现这个漏洞,我的确只有以完败收场了。”

    这就是U之前的假设:

    既然张角并不打算采取同归于尽的方式结束战斗,这个大面积的攻击波不可能涉及自己周围的很小的一块区域,而落地产生的冲击,也绝对不能影响到地壳的运动从而让自己无法脱身。既然是这样的话,只要躲到张角附近,就可以逃过这场灾难。

    问题在于:第一,怎样可以让张角毫无察觉地溜到那块领域之内。第二,如果张角那堵无形的墙壁足以承受这一次的攻击波的话,上面的假设就被全盘否决。

    结果,第一个问题的解决,依托的是蕴藏现代科学技术的疾风之靴——这在白天狂奔至刘备之时也使用过。

    ——额,全靠我打工2年才买到的。

    而第二个问题纯粹是以生命作为赌注的孤注一掷,结果,U成功了,这就是他为什么冠名堂皇地在结句时加上了神的旨意。

    “那么,你准备怎么处置我?”

    “我想你心里已经有答案了。”

    很多人说,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往往比那些热衷于交际的人更善于察觉他人内心深处所想的东西,这倒不是因为精力上的转移,而是本身为了达到这个优势而选择沉默寡言。

    “我的兄弟都已经为这场战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现在无论是最后的决一死战,还是弃城投降,对于我来说,结果是一样的。”

    ——那就是擒贼先擒王的理论假设吗?

    “既然无论如何都是去和死神握手,我希望这场战役的牺牲者能够最大幅度地减少。”

    据说语言万国通在翻译过程的程序编辑中有一种不可思议的系统称之为‘感同身受’,由于这个道具最早的发明者早已驾鹤西去,而这套程序的破解与发现一直成为科学界久攻不下的难题,没有人知道这个系统在何种条件下会启动,也没人知道语境究竟代表的是说话人亦或是听者的内心写照。现在的情境之下,‘感同身受’明显启动了。

    尽管知道张角这句临别赠言的添油加醋并非说话人本身的原话,但假如‘万国通’真的能窥探到张角的内心而将他的深意如实反应出来,刚才还下定决心准备结束张角生命的U,此刻正抑制不住内心的动摇。

    事实上,U真的能做到手刃张角吗?对于一个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平凡市民,用自己的双手去结束另一个人的生命需要的不仅是勇气,更需要瞬间丧失人性的心智。

    U显然做不到这一点,尽管他身处的那个时代尊奉的一大信条就是‘你死我亡’。

    ——这和书中所写的张角不一样。

    ——不,演义里本来就没怎么描写张角吧?

    U在瞬间,甚至遗忘了《三国演义》本身也是一部虚构的历史。

    张角头颈之前的热度,正离自己逐渐远去。

    “怎么,不动手了吗?”

    “我的剑……”

    U转身走向自己的营帐。

    “只对穷凶极恶的事物有强烈的杀意。”

    目视着U远去的背影,张角好不容易挤出了这么一句话。

    “敢问足下大名……”

    这个问题其实困扰了U很久,原来在学校的时候,他被称作U只是因为以26人组成的班级他正好位于21号的位置。哪怕天师无面是个极为令人不满的称号,却也比费尽心思取个名字要好。

    不过,在特殊的场合,恰当的时间点,伴随这些要素而来的往往就是灵感。U突然想到,既然自己为了改变三国的历史而来,那个名字是再适合不过的了。

    “本人罗本,字贯中。”

    由于雷击而被遮蔽了大半的天空此时渐渐回到了原始状态,那给人无限遐想的星之海洋再度呈现在张角的面前。

    ——无论刚才的胜负如何,我都已经筹划好了生存与死亡的两套方案。但是,我想现在有更完美的第三套方案。

    广宗城的上空,留下了流星的足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