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新的时代,即将开启 (第2/2页)
/br> 榜单更新后,国内自媒体先后转发报道了这一新闻,陆老板喜提热搜榜一。 基cao。 但这件事的影响却远不止于此。 欧美唱片公司都在分析陆远的夺冠的路径,其实,早在《Despacito》闯入前五时,就有人这么做了。 彼时,调查机构给出的结果是流媒体数据。 这几首歌在流媒体端的表现十分强劲,《Despacito》是油管目前最快破亿的MV。 其他几首歌的数据表现也十分不俗。 同样的,在iTunes,spotify等平台,这几首歌也是持续霸榜的存在。 发行之初,直接空降第一。 如果不是电台端表现太拉跨,空降冠单也不是不可能。 至于,电台端表现为什么不好。 业内人士,懂得都懂。 没有大规模推单嘛。 电台也是要吃饭的,再大牌的歌手,不给钱,也别想获得大规模的推广。 仅靠DJ粉丝推广,那是远远不够的。 越是覆盖范围大的电台,商业化程度越高,他们内部自有一套推歌体系。 看到新鲜出炉的冠军单曲,环球唱片在高兴的同时,愈发的痛心。
暴殄天物啊! 暴殄天物! 那么多热单苗子,冠单硬是晚了半年时间。 这三首闯入前十的歌,全有冠军单曲的潜力,可惜,旗下的歌手太任性。 如果陆远只是普通的大牌歌手,环球唱片肯定要好好拿捏他一下。 但陆远,他们拿捏不了。 副业比主业还成功,怎么拿捏? 易地而处,换做是他们,挣了那么多钱,多半也没有那么多的动力。 而这,也是大部分流行歌手的‘宿命’。 流行歌手是具备时效性的,抛开部分特例,大部分流行歌手的生命周期只有十年。 十年一过,江湖风云变幻,一代新人换旧人。 因为歌手红了之后,观念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很多才华横溢的歌手,不是写不出优美的旋律。 他们只是不想拥抱市场。 爷有钱! 辛辛苦苦熬了那么多年,好不容易功成名就,玩点自己喜欢的音乐,怎么了? 反正钱赚够了。 市场不喜欢? 谁在乎? 我只想玩自己喜欢的音乐,那些歌,爷不伺候。 典型案例就是迈克尔杰克逊,他在2001年发行的专辑《invincible》,销量并不好。 理念超前了一点点。 当然。 一些歌手确实是写不出新时代的歌了。 旧时代的残党,新时代没有能够承载他们的船。 在环球唱片的眼中,或许这就是陆远选择退出歌坛的原因,因为这些‘弃之不用’的歌,大多具备弱化旋律的特点。 时间进入14年,欧美流行乐坛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制作人们越来越不‘重视’旋律,节奏成为了歌曲的主流。 众所周知,好听的旋律是有限的。 一如古典乐,20世纪的古典乐是演奏家的年代。 因为好的作品被前人写完了,后人很难写出堪比前人的作品。 流行音乐也是这样。 旋律无限,好听的旋律是有限的,如果重视旋律,难免会出现撞曲的风险。 毕竟,科技的发展极大的降低了歌曲创作的门槛,全世界每天都有几万首歌,乃至几十万首新歌诞生。 旋律的路,几乎走到了尽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