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99章 交恶之始 (第1/2页)
第402章交恶之始 版权问题,只是开胃菜。 而且,提这个也不会得罪人,在座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赞同打击盗版。 那不是电影局的管辖范围。 所以,哪怕陆远提到版权工作不到位,也不会打谁的脸。 但他接下来要聊的问题,就有点地图炮了。 电影工业化,不是单纯的大投资、多特效,而是标准化、流程化、系统化。 国内实行的导演中心制,导演的权威近乎无限大。 临时改戏,更改拍摄计划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最后的成品质量更像是开盲盒。 工业化不是单纯的一元中心,而是多元化。 编剧、导演、制片人,同样重要。 在谈话中,陆远依旧以《惊天魔盗团》举例,在正式拍摄之前,编剧、导演、制片中心就做好了详细的规划。 具体到每一天,每一个小时做什么,灯光师的一个光效精确到多少分钟,什么时候转场,如果发生意外,如何补救等等,全部写进了计划书。 预算开支,也精细到盒饭费用。 这种情况在国内很罕见,国内的大部分剧组,仍旧处于作坊式。 导演跟投资人,喝几杯酒,聊聊创意,聊聊本子,然后,直接开干。 规划? 那没有的,只有一个大方向,剩下的都是凭经验吃饭。 有些剧组甚至连剧本都是边拍边写,一边拍,一边写,一边改。 其实,像老谋子、冯裤子、陈恺歌等大导演,在剧组管理方面,还是很严格的。 但也只是一个大致的方向,没有精细化到星辰传媒这样。 预算超支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 陆远提的多元化,无疑触犯了导演群体的利益,即便是老谋子,心里也有点不高兴。 专业化,他也认同,但有些话,就是不好听。 冯裤子也很不爽,如果陆远只是单纯的演员、歌手,他一定会现场直接对喷。 但,陆远不止是演员、歌手,他还是一家影视公司的老总,一家相当成功,年产出票房十几亿的影视公司老总。 此外,中影、华人文化还是星辰传媒的股东。 中影、华人文化、藤讯、旺达入股星辰传媒虽然没有发布公告,但搁在圈内不是秘密。 圈子里谁不知道中影、华人文化的能量? 一南一北,一个三叔,一个黎叔,都是跺跺脚,文娱界抖三抖的人物。 因此,冯裤子没有当场开炮,而是顺着陆远的话头继续说。 “陆总说的,我也赞同。” 冯裤子轻咳两声,先肯定,然后再否定。 “但工业化并不是一夕之功,说句难听点的话,咱们国内的大部分剧组跟施工队没有什么区别。” “导演和制片人,就像是工程部经理、项目经理,接到活了,然后开始找包工头。” “摄影指导、灯光指导、动作指导、美工师、化妆师、道具师等等,都是包工头,他们接到活,再拉一些小兄弟。” “这样,一个班子就起来了。” “这么看,好像没什么问题,人家好莱坞也是这样,但问题就出在包工头、民工身上。” “国内电影工业化起步晚,好莱坞配套的有摄影学院、灯光师学校、化妆学校等等。” “而咱们国家,很多人都是半道出家。” “比如我,最早是美工,后来是编剧,最后才成了导演。” “再比如艺谋,他最早就是摄影师。” “当然,我不是说工业化、专业化、标准化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