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登顶!登顶! (第1/2页)
第296章登顶!登顶! 清晨。 阿美瑞卡时间六点。 烂番茄登出了《源代码》的影评人数据,高达95%的新鲜度,让那些门户网站记者纷纷改稿。 而另外一个IMDB打分网站,由于评分人数太少,暂时没有开画。 烂番茄和IMDB都是电影评分网站,性质相当于国内的豆瓣,不过,烂番茄和IMDB的侧重点不太一样。 机制也不一样。 烂番茄是二元制,只有【新鲜/推荐】和【不推荐/烂】两个选项,95%的新鲜度,也意味着95%的人给出了推荐评级。 另外,烂番茄的打分群体更倾向于影评人。 而IMDB是针对所有影迷,只要有账号都能打分,评分机制是1-10分。 95%的新鲜度也和《暮光之城新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新月》的上周末票房,登顶第一,但它的口碑却非常差。 烂番茄的好评率只有可怜的29%,IMDB也只有4.4的评分。 根据调查机构统计,《新月》的男性平均分只有3.2分,女性平均分是6.3分。 其中,8分以上的高分,几乎全部来自于18岁以下的少女群体。 上午九点。 北美知名影评人鲍威尔在《纽约时报》的影评板块,发表了一篇关于《源代码》的影评。 【八分钟的惊喜――LU】 身为一个专业的影评人,必须要做到两点,既要吸引影迷迈入电影院,又不能剧透。 在这篇报道中,鲍威尔先是吹了一波陆远的演技。 【如果有人问我,在观影过程中,最大的震撼是什么,那么,一定是陆的演技。 歌手中演技最好,演员中唱歌最好的人,一定有陆的名字。 如果奥斯卡有最佳新人奖,我一定会投陆一票!】 吹完演技,鲍威尔又吹了一波剧情设计。 【一次又一次的反转,让人欲罢不能】 【幕后的科学家团队为剧情的框架立下了一个极为严谨的科学设定】 【强烈推荐!!】 吹完剧情,鲍威尔又吹了吹道具、音乐,最后,他小声的抱怨了一句,陆应该多拍几部电影,不要天天发专辑。 好莱坞,才是陆应该去的地方。 与此同时,像洛杉矶日报、好莱坞记者报、华盛顿邮报等报纸的影评版块,也刊登了大量的《源代码》影评。 虽然每个影评人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绝大多数影评人都给出了好评,推荐等评价。 这一天,观影群体中多了不少非歌迷群体。 另一边。 连阿美瑞卡都是好评如潮,国内这边自然更是花式开吹。 压得有多狠,反弹就有多剧烈。 今年国内的贺岁档,喜剧片扎堆。 11月登陆的《熊猫大侠》、《我的唐朝兄弟》、《火星没事》,在好莱坞灾难片《2012》面前,可谓是毫无还手之力。 11月13号上映,截至11月22号,不过十天的时间,《2012》狂揽2.3亿票房。 在贺岁档淡季,《2012》掀起了一阵观影狂潮。 其实,《2012》的表现有点令人意外。 因为《2012》在北美地区的表现算不上出彩,投资2亿美金,首周末票房仅有6500万美刀,连《新月》的一半都没有。 这样的票房,指望北美票房收回成本? 基本不可能! 然而,东方不亮西方亮,《2012》在内地的表现却非常强劲。 横扫11月贺岁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