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进组和入股 (第2/2页)
怡围发了试镜邀约。 但相比于钱,他更看重投资者能提供的助力。 陆远因为事务缠身,稍微晚了那么几天。 正在热播的《最好的我们》,虽然还没上星,但在地方台的表现也很不俗,景恬跟林庚新也有小火的势头。 说起来,投资的事,还是王常田先问陆远的。 其实,收到《绣春刀》的试镜邀请,周怡围是很懵的。 然后,王常田就找到了陆远。 很多东西不是用钱就能买到的。 其他二三线演员的片酬,也跟着水涨船高,包括幕后人员,也是如此。 这些规定,同样适用于陆远。 一剧一星,造星能力堪称恐怖。 “桑指导,待会你可得使劲cao练他。” 握完手,桑林事先挑明了自己的态度,他不会因为陆远投资人身份,就搞什么区别对待。 “陆总,我定的训练计划有点严格,训练期间,如果有什么冒犯,还请你不要介意。” 踏入训练场的那一刻,陆远的手机、电脑已经锁到了柜子,并且换好了练功服。
“老板,总算来了。” 新丽旗下暂时没有当打之年的艺人。 严格来说,绣春刀的几位主演都不是动作演员,所以,他们才会进行为期二十天的特训。 所以,为了元家班的招牌,他不可能区别对待。 在训练基地,陆远见到一身黑色训练服的桑林,而胡戈、王千原、周怡围三人,正在远处进行特训。 他一个小透明,星辰传媒怎么会邀请他? 另一边,周怡围也停下了手中的训练,不过,他并没有贸然开口。 连盒饭都涨价了! 曹华易在影视圈耕耘十余年,如果要投资,肯定不缺给他送钱的人。 而且在人物简介中,【丁修】是一个戏份颇多的重要配角。 此前,曹华易就是中圣春秋影视的总经理,他最早是跟着海岩,充当海岩剧的制片人。 王常田跟曹华易都是复旦大学新闻系的毕业生,既是校友,又同为影视从业者。 动作指导,也是靠口碑吃饭的,外行人看一部戏打得好不好,只会纠结演员。 虽然陆远比他们小了近两轮,但到了他们这个年纪,面子哪有里子重要。 思来想去,他也想不通。 陆远入股新丽走的是光线传媒的路子。 晚上休息的时候,通讯设备会交还给受训者。 说是试镜,基本等于内定。 陆远微微一笑:“一切都是为了电影,训练的时候,桑指导,你该批评批评,该指正指正。” 紧接着,陆远正式加入了特训小队。 《一闪一闪亮星星》让乔镇宇跻身当红小生,顺带还捧红了新人演员谭崧韵。 而且,海岩和星辰传媒也没什么合作。 “哈哈。” 近期,晨星基金即将入股一家名为【喜年电视文化传播】的公司。 胡戈满头大汗的放下手中的两条绳子:“是的,阿远,这一次,你可没法逃了。” 幕后发生的这一切,不止是周怡围不知情,连中圣春秋的管理人员都不知道。 只有海岩知道。 不过,海岩不怎么参与公司的运营,因此,他也没有特地将这事告诉公司里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