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前燕纪慕容俊 (第2/3页)
安西将军,刘宁车骑将军。 慕容恪屯安平,积粮,治攻具,将讨王午。丙戌,中山苏林起兵于无极,自称天子,恪自鲁口还讨林。闰月戊子,王遣广威慕舆根助恪攻林,斩之。王午为其将秦兴所杀,吕护又杀兴,复自号安国王。 初,赵主虎使人探策于华山,得玉版,文曰:“岁在申酉,不绝如线。岁在壬子,真人乃见。“及此,国人咸以为王之应也,群下咸言:“大燕受命,上承光纪黑精之君,运历传属,代金行之后,宜行夏之时,服周之冕,旗帜尚黑,牲牡尚玄。“王从之。 十一月丁卯,始置百官,以国相封弈为太尉,左长史阳骛为尚书令,右司马皇甫真为尚书左仆射,典书令张悕(希)为右仆射,慕容恪为侍中,宋活为中书监,韩恒为中书令,其余封授各有差。戊辰,王即皇帝位,大赦。自谓获传国玺,改元。追尊武宣王为高祖武宣皇帝,文明王为太祖文明皇帝。时晋使适至,帝谓曰:“汝还白汝天子,我承人之乏,为中国所推,已为帝矣。“▲改司州为中州,置司隶校尉官;建留台于龙都,以玄菟太守乙逸为尚书,专委留务。其从行文武、诸藩使人及登号之日者,悉增位三级。泒河之师,守邺之军,下及战士,赐各有差。临阵战亡者,将士加赠二等,士卒复其子孙。殿中旧人皆随才擢叙。 晋宁朔将军荣胡以▲彭城、鲁郡来降。 是岁,秦王健即帝位于长安。段龛据青州,自号齐王,称蕃于晋。 元玺二(353)年春二月庚子,立妃可足浑氏为皇后,世子晔为皇太子,皆自龙城迁于蓟宫。 三月,赵故卫尉常山李犊聚众数千,反于普壁垒,夏五月,遣卫将军慕容恪率众讨降之,遂东击吕护于▲鲁口。 冬十一月,赵故将乐陵朱秃、平原杜能、清河丁娆(rao二声)、阳平孙元各拥兵分据城邑,至是皆请降。以秃为青州刺史,能为平原太守,娆为立节将军,元为兖州刺史,各留抚其营。 是岁,以给事黄门侍郎慕容霸为使持节、安东将军、北冀州刺史,▲镇常山。 三(354)年春,卫将军慕容恪围▲鲁口,三月,陷之,吕护奔▲野王(即河内郡城),复遣前将军悦绾讨之。护遣弟奉表谢罪,以护为宁南将军、河内太守。 姚襄以梁国来降。 以慕容评为都督秦、雍、益、梁、江、扬、荆、徐、衮、豫十州河南诸军事,权镇于洛水;慕容彊为前锋都督、都督荆、徐二州缘淮诸军事,进据河南。 夏四月戊申,封抚军慕容军为襄阳王,左将军慕容彭为武昌王;以卫将军慕容恪为大司马、侍中、大都督、录尚书事,封太原王;镇南慕容评为司徒、骠骑将军,封上庸王;封安东慕容霸为吴王,左贤王慕容友为范阳王,散骑常侍慕容厉为下邳王,散骑常侍慕容宜为庐江王,宁北慕容度为乐浪王;又封弟桓为宜都王,逮临贺王,徽河间王,龙历阳王,纳北海王,秀兰陵王,岳安丰王,德梁公,默始安公,偻南康公;子咸乐安王,亮勃海王,温带方王,涉渔阳王,暐中山王;以尚书令阳骛为司空,仍守尚书令。命(北)冀州刺史吴王霸徙治信都,更其名为垂(即慕容垂)。 秋七月,青州刺史朱秃杀乐陵太守慕容钩,南奔齐。八月,帝大调兵众,因发诏之日,号曰:“丙戌举。“九月,或告黄门侍郎宋斌等谋奉海宾侯冉智为主,皆伏诛。 冬,帝如▲龙城。 四(355)年春,齐王龛袭将军荣国于▲郎山,败之。 夏四月,帝自和龙还▲蓟,幽冀之人为东迁,互相惊扰,所在屯结。其下请讨之,帝曰:“群小以朕东巡,故相惑耳。今朕既至,寻当自定。然不虞之备亦不可不为。“于是令内外戒严。 秦河内太守王会、黎阳太守韩高、晋兰陵太守孙黑、济北太守高柱、建兴太守高瓮各以其郡来降。秦将刘宁率户二千诣蓟降,拜后将军。 齐王龛与帝书,抗中表之仪,非其正位。帝怒,冬十一月,以太原王恪为大都督、抚军将军,阳骛副之,以击齐。 十二月,高句丽王钊遣使诣帝纳质修贡,以请其母。帝许之,遣殿中刁龛送钊母周氏归其国,以钊为征东大将军、营州刺史,封乐浪公,王如故。壬戌,上党人冯鸯逐太守段刚,自称太守,遣使降晋。 是岁,秦主健死,子生嗣位。 五(356)年春正月,太原王恪引兵济河,未至广固百馀里,齐王龛帅众三万逆战。丙申,恪大破龛于▲淄(济)水,执其弟钦,斩其右长史袁范等。龛脱走,还城固守,恪进军围之。俄而龛出城击破恪,恪退据安平。 二月,恪招抚齐诸城,己丑,龛所署徐州刺史阳都公王腾及索头单于薛云举众降,恪命腾以故职还屯(琅琊之)阳都。 晋将刘度攻秦▲卢氏堡,帝遣将军慕舆长卿入轵关,攻秦幽州刺史强哲于▲裴氏堡以应之。长卿为秦将邓羌所败,死之。 夏六月丙子,太子晔卒,谥献怀。 秋八月,龛遣其属段蕰求救于晋,诏徐州刺史荀羡将兵随蕰救之。羡至琅邪,进攻阳都,会霖雨,城坏,获腾,斩之。 冬十月,恪筑室反耕,严固围垒以守▲广固。齐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