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南贝专纳清扫行动(中) (第2/2页)
距离和投石车体型以及投掷物成正比。 一般来说超大型投石车可以把100公斤的石块,最远能投500米。 他们制作的炸药包只有十多公斤,是以投石车的规模也不用太大,中小型的就够用。 炮兵连在安海镇的军部做过实验,确定了中小型投石车的完整规格,以及发射角和配重之间的完整设计。 这次出征也有炮兵连的人随行,他们将是指挥“飞龙炮”的最佳人选。 这次出征之所以不带火炮,一是路途遥远,确实不方便携带,光是运送手榴弹就已经让后勤方面亚历山大了。 二来投石车可以就地取材,来去自如。 …… 进入巴茨瓦纳人领地后,先遣第二营实施了禁口令,马衔枚,人含石。 黎明时分,先头部队摸黑出发。 等到他们到达预定攻击据点后,就会迅速布置攻击点。 首先是警戒部队,暂时以部队放倒的马车当做掩体,就地警戒防止土著人发现,而发起冲击。 而制作沙袋和组装投石机的士兵则是趁着微亮的天色开始紧张劳动。
他们身边还跟着炮兵连的人指挥监督。 这次对巴茨瓦纳人部落采取了传统的“围三缺一”战术。 即在部落的东、南、西三个方向布置攻击点,独留北面一個缺口。 这样做既不会让土著人据点死守又能避免土著人的漏网之鱼,淌过过奥兰治河,去开普殖民地泄密。 …… 石锦堂待在了东面攻击点,西面带队是警卫连石明,南面的则是负责在奥兰治河兜底的八连,连长李荣担任指挥。 石锦堂的部队因为不用跑路,所以早早就做好了战备工作,投石机的制作工作也在紧张有序进行。 特鲁多护着石锦堂,站在人群里向着巴茨瓦纳人部落远眺。 早起的巴茨瓦纳人已经察觉了包围圈的存在,惊恐的向首领报告了情况。 巴茨瓦纳人面对突然出现的敌人感到茫然又恐惧,他们在卡马三世的决策下,没有盲目发起冲击。 卡马三世通过手下人报告,外面围攻他们的居然是之前来通商的黄皮肤人。 卡马三世在战兵的簇拥下来到了部落外围,远远查看了一番,发现现场太过肃杀。 他不敢出去找黄皮肤人对阵,就派了他最爱的儿子刚瓦茨.卡马出去沟通。 石锦堂对于这送上门的战果直接笑纳,“开枪!” “砰砰~~~~” 十几枪下去,这个未来的“卡马四世”就此饮恨。 跟随刚瓦茨的翻译吓得差点尿了裤子,他当即弃马逃回了部落。 紧接着是一大队土著战兵的出击,他们手中拿着战矛和牛皮盾牌,后面还有端着火枪的士兵。 二营的士兵对于这些土著的战力心知肚明,放他们逼近,直到80米范围内,排枪阵响起。 “砰砰~~~~” 还没到三轮齐射,巴茨瓦纳战兵就先崩溃了,他们远没有祖鲁同胞的纪律性和悍勇。 后面跟随的火枪兵更是吓得连火枪都掉了。 枪声一响,他们都吓得手脚麻痹,根本使不上力,更别说冒死捡回武器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