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版水浒_第二百八十四章 江衍开出的条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四章 江衍开出的条件 (第2/2页)

中的一个及他的家人,我就给你家免一千万。对了,三位帝姬你们也嫌多不是,给我他们十四个中的一个及他的家人,也可以顶一个帝姬。”

    虽说现在再提“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其实有点矫情了,意义也不大,但话又说回来,江鸿飞现在肯定还是不想做出头鸟,为方腊、田虎和王庆抗雷。

    再说,现在江鸿飞登基称帝,肯定会让赵宋王朝集火江鸿飞,绝对是弊大于利。

    所以江鸿飞压根儿就不想现在称帝,江鸿飞现在甚至都不着急称王。

    至于那五千万缗和三个帝姬,江鸿飞等人设计出来时,就是为了给赵宋王朝讨价还价的。

    老实说,江鸿飞知道,赵宋王朝现在没钱。

    嗯……这么说,其实也不对,应该说是赵宋朝廷没钱,赵宋王朝还是有钱的。

    别的不说,仅一座东京汴梁城,搞出来几十亿缗,就绝不是问题。

    这可是有事实根据的。

    靖康之耻时,金人打下东京汴梁城的外城,赵佶和赵桓成了瓮中之鳖。

    胆小懦弱的赵桓,只能按照金人的要求亲自去金营乞和。

    金人趁机狮子大开口,勒索战争赔款,金一千万锭,银两千万锭,帛一千万匹,少女一千五百名。

    一锭就是五十两。

    粗略地算:一两金等于十缗,一两银等于一缗。

    这也就是说,仅钱金人跟赵宋王朝就勒索了六十亿缗,这还不算那一千万匹帛和一千五百名少女。

    赵桓回城后,立即下令全城搜捕年轻的女子,如数奉上,并且搜刮整座东京汴梁城,甚至连自己的宗庙都不放过,为金人筹集金银。

    可即便以赵桓为首的赵宋政府已经丧心病狂地将赵宋王朝小两百年来、无数代人所积攒的财富全都献给了金人,仍然无法凑足金人的勒索。

    赵宋王朝只能继续拿女人抵债,而且是拿皇室、宗室的女人抵债。

    帝姬、王妃一人抵金一千锭。宗姬一人抵金五百锭。族姬一人抵金二百锭。宗妇一人抵银五百锭。族妇一人抵银二百锭。贵戚女一人抵银一百锭。

    最终,赵宋王朝交出:

    嫔妃八十三人,王妃二十四人,帝姬、公主二十二人,其中皇帝妃折钱加倍,共折合金十三万四千锭;

    嫔御九十八人、王妾二十八人、宗姬五十二人、御女七十八人、近支宗姬一百九十五人,共折合金二十二万五千五百锭;

    族姬一千二百四十一人,共折合金二十四万八千两百锭;

    宫女四百七十九人、采女六百零四人、宗妇两千零九十一人,共折合白银一百五十八万七千锭;

    族妇两千零七人、歌女一千三百一十四人,折合白银六十六万四千两百锭;

    贵戚、官民女三千三百一十九人,折合白银三十三万一千九百锭。

    以上妇女共计一万一千六百三十五名,折合金六十万七千七百锭、白银二百五十八万三千一百锭。

    除去已经缴纳的金银数目和用一万多名女人以及其它东西抵的账,赵宋王朝还欠金人金三十四万二千七百八十锭、银八十七万一千三百锭,赵宋王朝答应今后年年上供、岁岁来朝补齐战争赔款。

    然而即便赵宋王朝全盘接受了金人的所有勒索,付出如此令人所不齿的惨重代价,赵佶,赵桓,郑太后,朱皇后,赵佶的妃嫔和儿女,赵桓的妃嫔和儿女,以及赵氏的绝大部分宗族,仍旧被金人掳去了遥远的北方,至死未能再踏上故乡的土地。

    这就是靖康耻。

    抛开其中的耻辱来看,金人的天价勒索,一座东京汴梁城虽说没有凑全,但也凑了个七七八八。

    由此可见,赵宋王朝的那座都城到底有多富饶。

    可话又说回来,赵宋王朝有钱,东京汴梁城有钱,赵宋王朝的达官贵胄、豪门大户、仕绅望族有钱,甚至赵佶个人都有钱,但赵宋朝廷是真没钱。

    据江鸿飞所知,之前王黼成立经抚房搞得那个免夫钱,如今已经花得七七八八了。

    在这种情况下,江鸿飞如果硬逼着赵佶君臣给自己战争赔款,赵佶肯定不会从他自己的口袋中往外掏这笔钱,赵宋王朝的那些达官贵胄、豪门大户、仕绅望族也肯定不会往外掏这笔钱,这笔钱最后多半还得摊派在那些平民百姓的头上。

    到那时,赵佶君臣多半还会倒打一耙,将责任全都推到江鸿飞身上,让赵宋王朝的百姓记恨江鸿飞。

    江鸿飞现在不缺钱,没必要干这种败坏自己名声的事。

    关键,在江鸿飞看来,什么都没有人才重要。

    江鸿飞将两宋时期的五大保卫战的主官、南宋四名臣、中兴四将、南宋七王,以及其他帮赵宋王朝起死回生的主要官员和将领全都给挖过来,为自己储备人才,将赵宋王朝根基破坏殆尽,此消彼长之下,赵宋王朝的江山社稷早晚会是自己的。

    至于那三位帝姬?

    好是好。

    江鸿飞也想要。

    不过江鸿飞却不会急于一时,更不会因为三棵树,放弃整片大森林。

    其实,老实说,江鸿飞真正在乎的是,鹬蚌相争,让渔翁得利。

    换而言之,江鸿飞不想当李自成,自己好不容易才干翻了大明王朝,结果却便宜了建奴,让我汉人留了两百年的辫子,让全世界笑话。

    这么说吧,虽然江鸿飞做人没什么底线,又自私自利,但有一样,江鸿飞是绝对不会干的,那就是当汉jianian。

    不错。

    江鸿飞是厌恶赵宋王朝,甚至到了恨不得亲手将它干翻的地步。

    但与赵宋王朝相比,江鸿飞更接受不了被外族统治。

    所以,江鸿飞绝不会当石敬瑭,叫外族得了便宜,rou烂在锅里这点基本的大义,江鸿飞还是会坚守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江鸿飞才想着,先将燕云十六州收复了,将凶狠贪婪的金人先挡在关外,再慢慢跟赵宋王朝逐鹿中原。

    听到江鸿飞开出来的条件,蔡攸简直不敢相信他自己的耳朵:“我没有听错罢?我要立大功了?!!!”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