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三章 逼上乃头山 (第1/3页)
仙侠版水浒正文卷第一百三十三章逼上乃头山… 有些时候还真是计划没有变化快。 江鸿飞原来的打算是,让时迁将祝家庄的粮草烧了。 这样一来,就算不能趁这把大火打破祝家庄,没有了粮草的祝家庄,也肯定无法继续固守待援,必破无疑。 谁成想,晁盖带着乃头山的人来了随便一激,祝永清就开寨门放下吊桥出来应战了。 而江鸿飞真的只是讨厌祝永清这个阴险小人,千刀万剐了他都不解恨,才让本该跟他是一对的陈丽卿手刃了他,并随便跟陈丽卿说了点私房秘话。 不想,陈丽卿却当真了,将祝永清射成了刺猬。 吴用和孙静抓住了这个转瞬即逝的战机。 林冲和杨志得力。 晁盖拼命。 高梁、扈三娘及马一军和马四军的将士卖力。 甚至就连乃头山的一众头领和喽啰都杀疯了。 结果,祝家庄就这么破了。 江鸿飞亲自带人去保护祝家庄的粮仓时,就见时迁正坐在一个粮袋子上就着几个小菜自斟自饮,而他脚下则布满了火油、火药。 见江鸿飞来了,时迁笑着问:“计划变了?” 江鸿飞答:“变了,一不小心直接打下来了。” 时迁由衷地说:“挺好,要不然这几十万石粮食可惜了。” 江鸿飞招招手,示意亲卫军的将士赶紧将火油和火药这些易燃易爆的东西给收拾走,而他则拽下一袋粮食坐在时迁对面,扯下一只鸡腿,又接过时迁给自己倒的酒,跟时迁对饮起来。 喝了口酒,吃了口鸡腿,江鸿飞悠悠地说:“我也不想将这几十万石粮食全都烧了,可有时候,为了成就大事,有些决定,总得有人去做……” 这祝家庄共有粮食五十多万石。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过,“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可见宋代一石为九十二斤半。 注意! 这里的斤属于宋斤,和江鸿飞上一世的斤不一样。 江鸿飞上一世一斤为五百克。 而宋代一斤,折合江鸿飞上一世为一点二八斤,也就是六百四十克。 换算下来可以知道,宋代一石约合江鸿飞上一世的五万九千二百克。 即便把零头去掉,就按五十万石粮食来算,那么,祝家庄的粮食也有两万九千六百吨左右,也就是三万来吨粮食。 一个成年人每年也就吃四百到六百斤粮食。 所以,从祝家庄得到的这些粮食,足够十五万人吃上一整年的。 水泊梁山要是不再扩张,这些粮食,不说够全水泊梁山的人吃十年的,那也能吃上七八年时间。 仅此一样,别的全不算,就能看出来了,水泊梁山这次攻打祝家庄,到底有多值得! 老实说,当初江鸿飞也舍不得将这么多粮食给烧了。 可祝家庄的难打是有目共睹的。 《水浒传》原著中,也是靠孙立他们登州派的八位好汉诈降祝家庄,又捉了石秀,加上之前捉的杨雄、王英、时迁等人,里应外合,才打下来的。 关键,往往越小的城寨,其实越难打。 那钓鱼城,区区三平方千米,却抵挡住了十万蒙古大军二十年,还搭上了蒙古帝国的第四位大汗——元宪宗蒙哥的性命。 江鸿飞可不想祝家庄成为这样的存在,始终钉在水泊梁山的地盘内。 所以,这五十多万石粮食是好东西,可江鸿飞还是咬了咬牙,宁肯将它们一把大火全都烧了,也绝不能让祝家庄成为水泊梁山的钓鱼城。 而且,如果没了这五十万石粮食,就算将来官军前来攻打水泊梁山,祝家庄也是半点忙都帮不上,有等于无。 还好—— 最后,歪打正着,保住了这五十多万石粮食。 江鸿飞没有亲自去善后。 而是将之交给了孙静和朱武去指挥。 这主要是,在临阵指挥方面,江鸿飞真不如反应更快的孙静和朱武。 而且,这场战争已经赢了,作为需要保持正面形象的江鸿飞,没必要去耀武扬威。 另外,有些善后的工作,并不适合江鸿飞亲自出面…… …… 祝家庄前院。 刘唐一扑刀戳死了云龙,紧接着割下了云龙的脑袋,拿过来给孙静看。 “孙军师看看,可是此人,若不是,洒家再去杀便是。”刘唐说道。 孙静看了一眼,验明正身,道:“不必了,就是此人。” 刘唐听言,随手将云龙的人头扔在他的尸体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