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儿_第一百四十章 两头失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章 两头失塌 (第1/3页)

    从孝天市教育局出来后,王加根并没有去孝天地区实验中学,而是坐长途汽车到花园镇,回到了牌坊中学的家里。

    因为他身上没带钱。

    师范学校毕业这么多年了,第记,空着手肯定不行,何况他还求于别人。当时他囊中羞涩,总共只有几块钱,仅够买回家的车票,所以就推迟了拜访张雨桓的时间。

    其实家里也没几个钱。所有的现金和银行存款加起来,只有一百多元。八月份的工资已经发过了,九月份的工资还得等二十多天。如果把这些钱花光了,家里就没有生活费。

    方红梅提议,还是去找找后勤主任邹贵州,预支下个月的工资。

    唉,日子怎么会过成这个样子呢?都是跑调动闹的。

    王加根初略地算了一下,从起心调卧龙高中到现在,已经花了三百多块钱,事情仍然没有一点儿眉目。

    周菊凤曾提醒过他,不要一动脚就花钱,一找人就送东西。她还以自己为例,说她当初从孝天市二医院调孝天市一医院时,都是事情办得差不多的时候再花钱,从来没有像他这样盲目地投资。

    王加根脸面儿薄,经验不足,总觉得空着手去找别人办事不好意思。结果呢?就形成了现在这种局面。

    这次去找张雨桓,能不能不带东西呢?因为家里确实没钱啊!王加根狡猾地想,趁上班时间去张雨桓的办公室,不上他的家门。

    “这样不好吧!非亲非故,别人凭什么给你帮忙?再说,现在还没有开学,张雨桓也不可能在办公室。”方红梅提出了异议。

    嘿,他把这茬给忘了。

    暑假还没结束呢,张雨桓怎么会坐在办公室里呢?

    第二天上午,王加根本来没有课,他还是来到办公室,想看看带班的领导是不是邹贵州,看能否预支部分工资。结果,是肖玉荣带班。自打王加根夫妻俩开始闹调动,肖玉荣对他们就不像以前那么器重了。说话总是公事公办的语气,也很少与他们家长里短地聊天。

    可今天,她却意外地主动与王加根拉话:“昨天我去乡教育组,正好碰到丁胜安。我怎么听说,邹山青没有评上地区优秀教师?”

    “是吗?”王加根心里猛一沉。

    如果邹山青没有评上孝天地区优秀教师,写他的那篇文章恐怕也上不了《红烛颂》。要是这样,前期所有的努力就白费了。

    今年暑假真是一事无成啊!王加根脸上火辣辣的,感觉非常难堪,不知道该说点儿什么。他心不在焉地翻了一会儿旧报纸,就灰头土脸地回家了。

    去不去邹贵州家里呢?正在他举棋不定的时候,一个卖麻将的老头儿走进了校园。

    老头儿先是向王加根推销麻将,看到王加根的脑袋摇得如同拨浪鼓,又问他有没有国库券卖,说是可以用现金回收。

    “回收国库券?怎么收?”王加根马上问。

    “九折。十块钱的国库券可以兑换现金九块钱。”

    这事引起了王加根极大的兴趣。

    从上班的第一年开始,他每年都会领到一定数量的国库券。最初是五元,后来增长到十元、十五元,现在每年是二十元。

    这些国库券都是上面强行摊派认购的,钱直接从工资里面扣除。虽然国库券到期还本付息,而且利率比银行存款要高,但由于偿还期限比较长,短则三五年,长的达十年,大家都不怎么喜欢。领到印刷精美、外观酷似人民币的国库券时,嘴巴子总是翘得老高,甚至骂骂咧咧的。

    王加根在心里粗略地估算了一下,家里的国库券加起来肯定超过一百元。如果能把这些国库券变成现金,他就有钱去张雨桓家了。

    他开始讨价还价:“为什么打九折?这些国库券都是有息钱的。现在利息我不要,回个本总应该可以吧!”

    卖麻将的老头笑着摇摇头。

    他说:“九折已经算高的了,好多人都是按八折收国库券。”

    王加根还是动心了。

    国库券几年后才能兑现,现在拿在手里等于废纸,不如换几个现钱应急。他咬咬牙,把家里这些年积攒的一百二十元国库券全部交给了那老头,兑换成了一百零八元现金。有了钱,他就让方红梅顶替他补课,心急火燎地赶往孝天城。

    到孝天地区实验中学后,他在门卫的指引下,很顺利地找到了张雨桓的家。

    “我是孝天师范八0级三班的王加根。”他这样自我介绍。

    张雨桓一脸迷茫,显然对这个学生没什么印象。

    王加根在孝天县师范学校读书时太普通、太平常了!

    直到他提到自己的另一个身份——方红梅的老公时,张雨桓才恍然大悟,露出满脸的笑容。

    “我是听说方红梅找了个同班同学,原来是你啊!”

    王加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他也不会拐弯抹角,开门见山的道出了自己来找老领导的缘由。

    “牌坊乡和卧龙乡教育组都同意了?”张雨桓敏感地问。

    “同意了。”

    “那应该没什么问题呀!工资又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