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仁至义尽 (第3/3页)
学生闹矛盾,不随意外出,不允许回牌坊中学。
敬武像小鸡啄食一般,头连点直点,对姐夫言听计从。 “莫偷偷摸摸地去找英子!”方红梅加了一句。 “不会的。我早就跟她断了。”敬武一脸诚实地宣称,“听说她跟部队一个当兵的在谈,我们再也没有任何来往。你以后再不要提这件事了。” 一个星期过去了,敬武果然没有回牌坊中学。 虽然王加根有时因为太忙,特别希望有人帮忙带欣欣,但想到敬武能够践行自己的诺言,一心一意的在路东中学集训和复习,心里还是非常高兴。 到了确定初三留级生名单的时候,王加根又开始了激烈的思想斗争。由于中考录取比例低,他和方红梅没有想过敬武会一举成名,做好了让他多读几个初三的准备。两人私下里商量过让敬武在初三留级,只是担心这种策划会使他松劲儿,一直没有向他透露风声。 可眼下,敬武对读书已经产生了厌倦心理,不仅自己不好好搞,还故意影响其他同学。整天想着打篮球和谈恋爱,心思根本就没放在学习上。这种情况,即使再读一个初三,升学又有什么希望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性格也越来越狂躁,而且学会了撒谎,经常红口白牙地说假话。自他和黄义鹏打架后,王加根和方红梅每一天都是在提心吊胆中度过。如果让敬武在这儿再呆上一年,他们简直不知道日子会过成什么样子,恐怕夫妻俩都会崩溃。 王加根特别希望敬武能够通过“中学生运动会”这条途径考出去。那样的话,他们也算功德圆满,对家里的老人有个交待。但是,运动员的挑选工作正在进行,中学生运动会还没有开幕,又到了初三学生办留级手续的时间。给不给敬武办理留级手续呢? 王加根感到非常为难。 每年的留级手续由花园区教育组集中办理,过期不能补办。留级人数是按比例控制的,指标极其有限,可以说弥足珍贵。一些学生家长为了自己的孩子留级,不惜请客送礼,找关系,走后门,钻天打洞也未必能够办成。 王加根是初三年级班主任,近水楼台先得月,才显得游刃有余。 办吧,想起敬武还要在这儿读一年书他就不寒而栗。还有,要是敬武能够通过中学生运动会考走,这个留级指标就浪费了,也挺可惜的。不办吧,万一敬武今年落选了,就没有重新再来的机会。 真是让人左右为难。方红梅又不在家,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先了解一下敬武训练的情况再说吧! 王加根于是用自行车带着欣欣,又拉上程彩清一起,去了一趟路东中学。在男生宿舍见到敬武时,他精神状态不是很好,似乎有一肚子的怨气。 敬武说,路东中学的老师欺生。无论是体育训练,还是复习功课,他们都偏向本校学生,对在这儿集训的其他学校的学生不上心。 “我跳高能过一米五四,路东中学两个学生最好成绩只有一米五二,但唐老师总是重点训练他们俩,把我晾在一边儿。” 听敬武这么讲,王加根和程彩清都很生气。 他们说是要去与路东中学体育老师老唐沟通,万一不行,就去找花园区教育组长刘福民,必须保证公平竞争。 见到路东中学体育教师老唐时,他们听到的又是另一种说法。 唐老师说,敬武在路东中学期间,一直吊儿郎当,自由散漫。训练时不服从管理,不听从指挥;上课更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很少规规矩矩地坐在教室里,经常找不到他的人影儿。 “他平时不在路东中学,也没回牌坊中学,那去哪儿了呢?”王加根警觉起来,有些担心地问。 “腿长在他身上,我们怎么知道?”唐老师没好气地回答,“说他又不听,批评他,他对着你翻白眼。” 这次路东中学之行,让王加根的心凉了半截儿。 程彩清也很失望。 他觉得敬武很难在中学生运动会上有所建树,能不能选为运动员都难说,因此不再指望他为牌坊中学争光。 鉴于这种情况,王加根决定为敬武办理留级手续,让小舅子再读一个初三。回牌坊中学之后,他马上去找副校长肖玉荣,提出了让敬武留级的要求。 出乎王加根意料的是,肖玉荣竟然不同意。 她还从抽屉里拿出一封信交给王加根。 王加根瞄了一眼信封,收信人“英子”,寄信人地址“内详”。 这封信是谁写给英子的呢?为什么会落在肖玉荣手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