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分号 (第2/2页)
“信局的负责人要好好挑选,承担着革命同志和革命经费的中转工作,责任繁重。一旦暴露,被查抄,对革命事业将是巨大的打击和损失。“志源慎重地交代。 “这些天我在潮汕,也一直在物色能担此重任的人。但是原来我认识的水客朋友,都是贫苦百姓,只求安身立命,对革命事业理解得很少。一旦官府严查逼迫,恐怕会泄露风声。至于外地的革命同志,不熟悉侨批业,恐怕难以承担经营管理的责任。” “‘千金易得,一将难求。’要找一个既熟悉业务,又忠诚可靠的人帮忙,确实不容易。”志源想了想,“要不就我回潮汕去吧。在国内,更方便为革命事业尽一些力,做一些事。” “天源批局刚在马六甲开业经营几个月,资金和实力尚不大,加上为乡亲侨胞提供多种便利,也加重了经营的成本。有时候还需要洋行的资金周转支持。如果志源兄远在潮汕,天佑哥又亲自去押送侨批,批局总部就群龙无首了。” “我回去汕头帮助主持侨批局吧。”阿柴打破沉默,主动请命,“一方面,我几个月来一直在帮忙经营侨批局,各个环节的业务也基本了解;另一方面,在卖身陈府为奴之前,我曾经在码头一带打工,赡养我娘,也跟三流九教的人打过一些交道;再说,在南洋好几年,我也想念家乡,如果能回家乡,为革命事业做一点贡献,也是回报志源大哥这些年的帮忙、照顾。”
志源想了想,点点头,“阿柴兄弟愿意帮忙,应该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天佑也沉思良久,也点头同意。他转身望着天美,“妹,现在风声已经过去,你也跟着回潮汕,帮助阿柴一臂之力。” “好的,哥。只是阿柴哥和我都没读过几年书,字识得不多,社会经验更少,更没有独立经营侨批局的经验。能承担起这个重担吗?” 天佑微微一笑,“所谓‘实践出真知’,只要你们用心学,慢慢琢磨,一定能干好。当年爹带着我当渔民,我们也不是一生下来就会出海捕捞的,不都是边干边学吗?” “行!我听哥的安排。”天美爽快地答应了。 “另外,还有件事情,”天佑顿了顿,“我想做主,安排你和阿柴成亲。” 天美一愣,脸上顿时一阵红晕,沉默不语。 阿柴虽然心仪已久,但冷不防天佑突然提出,毫无心理准备,也是一时无语。 “爹临终的时候,嘱咐我给你找个好丈夫,好归宿。这次回家,娘也在念叨,她老了,你也快二十岁了,该是谈婚论嫁的年龄了。我仔细观察了几个月,阿柴他头脑灵活,手脚勤快,是个肯吃苦耐劳的人。他不顾自身安危,救你出魔爪,陪你下南洋,说明他是个救危扶困、心地善良的人。哥觉得,这样的人,值得托付终身。” 天美依旧沉默,只是羞涩地点点头。 “你们结婚以后,一起回潮汕去,经营天源信局。你们也把娘从鸥汀乡接到信局来居住。一方面,信局作为天源批局在潮汕的代理联络处,由娘担任经理,掩人耳目,实际上由你们夫妻负责经营。另一方面,信局作为国内革命党人与南洋革命同志联络、交接革命经费的场所,也由你们夫妇负责。还有,娘老了,我又远在南洋,就拜托你们夫妇照顾她老人家了。” “哈哈!天佑兄弟通盘考虑,公私兼顾。既安排了侨批局的业务,又为革命事业做贡献,还成就了一对神仙眷侣,真是一举三得啊!”志源打了个圆场,“阿柴,你怎么不说话,高兴得昏了头?” “阿柴,我这个meimei就交给你了。农村姑娘,不太懂事,以后请你多多关心照顾。”天佑诚恳地说。 “好。好。好。”阿柴喜出望外,一时间结舌,只能重复这一个字。 “好。那我们就近选个好日子,在林公馆为这对有情人举办婚礼。我来给你们当证婚人。”志源也特别高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