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邦剩馥_第八章 樟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樟林 (第1/1页)

    料理完老辛头的丧事,已是立冬时节了。家里仅有的一点点钱,也在丧仪中基本花光了。

    蓝氏和天佑商定,明天一早就出门,去樟林找二舅爷。

    樟林港位于潮汕平原的东部,濒临韩江出海口。

    樟林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但不久为寇盗所毁。清康熙七年海疆展复,翌年澄海复县,人民重修家园,又设海关税馆、右营守备署等机构,樟林的渔业、盐业、航运业迅速恢复。

    康熙二十三年,朝廷正式弛海禁,商人纷纷造船出海,樟林由渔港转商业港。到了康熙末年,随着社会稳定,人口剧增,国内粮食不足,引发社会问题,清朝政府实行鼓励大米进口的政策,准许潮汕与暹罗进行大米贸易,远洋航海事业应运而生。

    红头船贸易是按照季风规律运行的。春夏之交,南风盛发,商船扬帆北上,经福建,过上海,半个月间即可抵达京津地区,非常快速。寒露节气过后,乘东北季风,又启帆开往南洋诸国。到次三年、四月间,又趁太平洋西南季风回潮。每艘红头船可容数百人,载物重自数十吨至二百余吨不等,经营此业,风险虽大,获利颇丰。

    随着红头船贸易兴盛,商人们发家致富以后,纷纷回乡买田置地,兴建府宅,使得樟林港埠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形成“八街六社”的港埠格局。

    所谓“八街六社”格局,指的是港埠中心的仙桥、长发、古新、广盛、顺兴、洽兴、永兴、商园等八条大街,和外围的东、西、南、北社及塘西、新陇等6个村社。其中仙桥街和长发街最繁盛,拥有商店和作坊百余家,各营其业,有海产、豆行、米行、布行、药材行、茶行、洋行、当铺、日杂、百货、染织、糖房、火砻、打铁、打石等各种行当,故有“金仙桥,银长发“之美称。

    蓝氏和天佑到达樟林,走进长发街,只见街道两旁店肆林立,绚烂的阳光普洒在青石板与红墙之间。高高飘扬的商铺招牌旗帜,川流不息的商旅行人,还有小贩颇具穿透力的阵阵吆喝声,让人犹如置身于一幅色彩斑斓的盛世画卷之中

    二舅爷的“客头行”就坐落在长发街的东端。

    “客头行”是水客的大本营。水客一般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国内水客,他们往返于沿海与内地的城乡之间递送侨批,俗称“吃淡水”;第二类是专门往返于港澳和潮汕之间,以“走单帮”的带客货为主;第三类则是来往于海内外递送侨批的洋水客,潮汕一带称为“溜粗水”。“吃淡水”和“走单帮”的水客会寄居在“客头行”中,以便跟“溜粗水”的水客会面联络,交接业务。

    关于“客头行”,潮汕地区有一首民谣:“心慌慌,意茫茫,来到汕头客头行。客头看见人来坐,问声客人爱顺风(到海外去)?上山来做工,伯公(土地神)保平安,雨来给雨淋,日出给日曝。所穿大裳杈,所做日共夜。”非常生动地描写了走投无路的人来到“客头行”,被卖到南洋艰苦谋生的情况。

    刚走近“客头行”,就看见门口站着一个中年男子,四十岁左右,中等个子,穿着一条蓝布便裤,一件白衬衫,更突出黝黑的皮肤。那男子没有留头发,发茬又粗又黑;圆脸盘上,宽宽的浓眉下边,闪动着一对精明、深沉的眼睛。

    “二舅爷!”蓝氏忙上前打招呼。

    中年男子回头,“嫂子啊!你怎么来了。大家好几年没见了吧。”

    “二舅爷!”天佑也跟着问好。

    “天佑啊,几年没见,变成一个大小伙子了,哈哈哈哈!”二舅爷几声爽朗的笑声,“外头日光猛,我们到屋里坐。”

    “客头行”是一家典型的潮汕客栈。这类客栈多设在离海轮码头不远的街区,一般盖有三二层的楼房。进入客栈大门之后,其两旁的房子是管理人员的办公室和客人寄放货物的地方。通过这节过道之后是天井,天井四周是很宽的走廊。各客房的房门向着走廊则开。在走廊的某一个角落,有很宽的楼梯连接着二楼及三楼。二三楼的布局同底层大同小异;顶层则设有晒台可晒东西。

    二舅爷将蓝氏和天佑引至办公室,泡茶款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