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的决定 (第1/1页)
景德元年,立春。 墨,已经磨了很久。御书房里,只有本色墨与方形抄手砚台的摩擦声。高足杯式景德瓷炉中,以柏叶、梨核、松球、苦楝花、制成的四叶饼子香已点燃。 这是北宋最普通,又很随意就可以制成的家常香料。因此时的御书房主人觉得,用沉香、檀香、龙脑、麝香合在一起精制的贵重御用龙涎名香,太过奢侈浪费。他更喜欢此时,柏叶、松球涵带的林木间清雅恬淡的自然香气蓬勃如雾,缭绕在整个御书房。清心安神,涤烦去躁。 因为不是昂贵的松烟墨,所以贴身太监周怀政一直墨了很久,本色墨墨汁的颜色才变得十分浓稠饱满。赵恒这才示意让周怀政停手,并把抄手砚台搁在一边。赵恒握起兔毫笔来,一边用笔尖蘸墨汁,一边轻轻闭上眼。几分钟后,他已将要写的诗想好。 做完一个深呼吸,吸进御书房中的四叶饼子香中的苦楝花清香,赵恒气定神闲地睁开眼,看着面前的元书纸。 他挺直背脊,将兔毫笔尖靠近纸面,稍作蓄势,然后一气呵成。赵恒写下了一大段诗,接着放下兔毫笔,让太监周怀政将适才元书纸上所写之诗再给他朗读了一遍。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族。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官家,这真当好诗啊!”周怀政感叹道。赵恒没有回应。刚刚写的这首诗的名字,他早就已经想好了,就叫《劝学》!这是写给他的儿子们,也更是写给大宋天下的男儿看的。 一个人读书的厚度,决定了人生的高度。一个男子最强大的力量,不在于像契丹族崇尚的强壮如狼的身体,而在于饱读诗书后得到的智慧头脑! 赵恒希望这首《劝学诗》,可以规劝大宋的男儿们勤读诗书,潜心向学,享受自书中得到的智慧、品格和美好。 他,赵恒,没有像宋太祖赵匡胤那样开疆建国,也没有像父亲宋太宗赵光义那样兵戈铁马,完成大宋统一大业。 他,赵恒,却自幼喜欢在深宫书房中读书!正是因为爱读书,他没有像二哥赵元僖那样和太子大哥赵元佐鹬蚌相争,更没有像其他皇子那样“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书房外,皇子们勾引斗角、唇枪舌剑、争权夺利。书房内,赵恒却在韬光养晦、不争不抢、读书静心。 命运之神,终于眷顾在赵恒头顶。 太子大哥赵元佐因患得患失,和父亲不合,多疑癫狂,怒烧宫闱后,被削去王侯爵位,废为庶人平民。 二哥赵元僖步步为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却因急不可耐,机关算尽,和父亲不合。在年仅二十七岁时,二哥赵元僖突发暴病去世。最终到头来,镜花水月一场空。 回过神来,再看看刚才写的那些字,清新俊逸,自然平正,赵恒自认写得还不错!他练书法已很多年,他对他自己写的毛笔字很有自信。他暗自为自己叫好! 更为他自己叫好的,是因他谦逊平和的品格,一贯节俭朴实的生活态度,和在父亲考验他,令他担任开封府尹期间,尽心尽力、井井有条后的执政成果。
这些,都是他赵恒从读书中得到的智慧。正是因他在书中得到的知识和智慧,不仅让他顺利“捡漏”。赵恒,非嫡非长,最终成为了皇太子。最后,还顺利登上皇位,成为宋真宗!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族。”这些诗中所述,是他赵恒读书后的深切体会,更是,他的肺腑之言! 知识,改变了赵恒的命运。却也把他,——这个自小在深宫中长大,从未经历过战争、一心只读圣贤书、不善杀伐决断的宋真宗赵恒,推向景德元年,这个天下大变、兵戈血染、残酷复杂的,甲辰年的历史舞台! 命运,改变了一个人,却也在考验一个人。或许,这也是一个人的命! ...... 立春,京城突遇“倒春寒”。短短不到一月,京城已经在半夜出现三次地震。而且,一次比一次大。地震来时,房屋响动异常、地动山摇。地震好像没完没了,二月初,冀州又地震。这是一个不平静的开始,宋真宗赵恒夙夜内省。 此刻,突然,从书房外,传来脚步声,一位风尘仆仆的士兵,带来三路都部署王超所呈密札。密札中,王超陈述前高阳关的防守问题,详述此地契丹民风彪悍,请求官家招募关南之地之民进行训练,然后发兵,攻打契丹边境! 宋真宗赵恒看着密札,遥想着来自北方的契丹彪悍好战的狼族,忧心忡忡! 此刻,他不得不要去,做一个艰难的决定!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