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九章 国渊的小尾巴 (第1/2页)
两个月前,刘竟突然怀孕,打了王垕一个搓手不及。王雪娘刚来到偃师也没待几天便连忙护着嫂子返回雒阳安胎。张王氏倒是体贴儿子,赶紧命人护送赵氏来偃师照顾王垕。结果才过了一个月,赵氏也有了身孕,只能同意返回雒阳。 王垕独自带着徒弟洪烈在偃师艰难度日。这就像一个习惯了吃rou的人突然每天见不到荤腥一般让人难受。还好之后的各项工程进展牵制了他大量的精神,王垕这才坚持下来。 别说,在洪荒之力的加持下,王垕带着马钧不仅攻克了水力利用的难题,他们还成功的用麻草这种便宜的材料造出了麻纸,并研制出了可重复使用的雕版印刷技术。 不过一个月“不吃rou”,王垕真的有些受不住了。正巧曹cao让王垕返回雒阳主持科举,王垕便顺势撂了挑子。 其实他很早就将对科举的一些想法通过书信和曹cao进行交流,再加上曹丕“主持”的造纸术和印刷术趋于完善,考试的试卷也有了着落。 但当王垕抵达雒阳,他还是被赶考的士人数量给吓了一跳。 足足有超过七千人来到雒阳“赶考”,而此时整个雒阳城经过大半年的恢复也不过五万多人口,其中还要算上中领军、中护军和游击营三营禁军。 雒阳一下就涌入七千多考生,再算上其中一些考生的随同人员,相当于人口/暴涨了小一半,也就难怪曹cao都会觉得焦头烂额,连忙将王垕调回来主持局势了。 考生中司隶人士最多,也有来自荆州、冀州、兖州、豫州等中原大州的考生,更有徐州、益州、扬州、凉州等相对交通不易的州府人士来雒阳参加考试。听说还有少量幽州乃至交州的士子也来到了雒阳。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些距离司隶较远的考生来的就越多。 王垕和郭嘉等人是一人双马,一天时间便抵达雒阳。天色已晚,众人便先各自回家休息。王垕也先看望了老母亲和两位怀孕的妻子,在一夜缠绵之后神不清气不爽的前往司空府复命。 这丫还好意思说家传医术高超,连孕妇前三个月不能行房事都不知道,只能守着两位如花似玉的媳妇干瞪了半夜眼。 司空府内,一脑门子晦气的王垕枯坐在座位上无聊的喝着茶水。很不巧,曹cao今日一早入宫找刘协“商议”国家大事了,他只能在这里无聊的等待曹cao回来。 还好卞夫人是个懂事的,不仅给王垕上了茶水、点心,还贴心的询问是否需要侍女陪伴。 正上火的王垕差一点就同意了,但他脸皮薄,红了半天了还是没有点头,最后只能干枯的坐着喝茶水,吃点心。 “见过王掾属。” 一个人走入大堂,见到王垕便行礼道。 王垕没有见过此人,连忙起身行礼:“不知仁兄如何称呼?” 那人神情略显尴尬,正色道:“原司空府掾属,现尚书台吏部曹尚书国渊。” 王垕听说过国渊,第一反应就是这丫不是叛变了吗? 当然王垕现在也不是刚穿越时的小白,连忙控制住表情道:“原来是国兄,久仰。不知国兄来司空府有何公务?” 王垕身为司空府的属官,在司空曹cao不在的时候接待大汉其他部门的官员相当于在主场,他是可以直接以主人的身份询问的。 有趣的是国渊本也是司空府的掾属,但来到司隶见到曹cao后,虽然曹cao竭尽挽留,却还是毅然决然的拒绝返回司空府。按照国渊自己的说法,他一个叛变之人是没有脸回到司空府的。 曹cao便将国渊推荐给了荀彧。尚书台正因为大量士族官员辞官而缺少属官,国渊是大儒郑玄的弟子,又曾经是曹老板的手下,才干没得说,荀彧便安排国渊主管吏部曹负责官员选拔一事。 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国渊是来找王垕商议科举相关事宜的,他们二人本就是曹cao选定的大汉第一次科举的主考官。 国渊说明来意,王垕也不客气,以代主人家的身份安排国渊入座,让侍从给国渊上茶水、点心、果品,还贴心的询问是否需要侍女陪伴。 国渊脸皮发紫,但还是坚持了下来,一一道谢并拒绝了侍女陪伴。 王垕这才开始说正事。 “科举要至少进行两轮。第一轮预选。几千人的考试大汉建国四百年闻所未闻,堪比一场盛会,不如就叫会试吧。咱们找太史令询问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安排考生在雒阳城北的禁军驻地进行会试。国兄意下如何?” 国渊摇头:“王掾属叫我子尼就行。” 王垕继续道:“好的,子尼。我觉得应该给会试通过者取个名字,叫茂才…算了,和察举制有些重复,还是叫举人吧,具体等司空回来由他决定。第一轮考中的举人便可以给予选官的待遇。以朝廷目前的官员缺口应该不难。但这也就是第一次考试,以后再有科举,即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