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第一场雪如约而至,笼罩十三州,天下震撼,女帝彻底麻木 (第5/6页)
老太监嗓音嘶哑,这种天赋已经让人生不出妒忌,完全是高高睥睨整座修行大山。
正震撼间,十九巷藏书楼的襕衫老人倾巢而出,亲自去催促朝歌城武夫,一道道如渊似海的气息穿梭于大街小巷。 “今年的第一场雪,他为世间普通人劈开一条天门。” 张太岳嘴角含着笑意。 “太惊艳了。”贾似真由衷称赞道: “当他走出神都诏狱的那一刻起,一切都黯然失色,公主殿下何其英明,她拯救了一个什么怪物啊。” 堂堂一国国师毫不吝啬溢美之词,盖因一场雪落到西蜀,简直妖孽到令人发指。 “这一天,贫苦人家也能目睹天地元气。”佝偻老太监慷慨激昂。 没错,世间九成的百姓从来没有见过天地元气,也无法感受。 能够突破到先天境界的,甚至不足一成,未到指玄,无法牵引天地元气。 春雷始鸣,夏蝉,离他们更是遥不可及。 至于各大圣地,寻常人能一窥风景吗?就连相对世俗的神都书院,普通人也无法踏足。 天地元气到底是什么? 九成苍生不明白。 这一天的意义太大了,顾平安让贫苦武夫看到风景,拥有追逐前进的动力,如果道德高阁的圣贤备受赞美,他的贡献却远超圣贤。 半盏茶的时间,大雪如约而至。 朝歌城百姓近乎疯狂,自打他们记事以来,从未见过秋天落雪,紧接着顾公子破境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几乎所有民众都热血沸腾,在大雪中欢呼雀跃,稚童手持炮仗来回奔跑,坊市间锣鼓喧天,有情调的男女撑着伞在雪中漫步,总之朝歌城喜气洋洋。 “我的眼疾好了!” 有读书人热泪盈眶,激动得差点晕过去,常年手捧书卷伏于桌案,他视线越来越看不清,可刚刚两片雪花恰好落在眼睛上,他竟然能看到远处老妪手里的串珠,还能数清有二十颗珠子。 “我的咳嗽也好了。” “老头子的老寒腿竟然不痛了……” “这雪花是神物吗?俺久病不愈,站着都腰杆疼,现在怎么站得笔直。” 不少民众喊得嘶哑,越多百姓捧着雪花如获至宝,甚至有汉子窃窃私语,说要回家看看能不能雄起,向夫人大展神威。 他们不知,但很多武夫却一清二楚,最精纯的天地元气,治愈小病小疾再正常不过了,它最让人惊喜的是,好像能改善根骨窍xue。 “我冲破玄关了!!” 一个妇人喜极而泣,许多错过年纪冲脉闭塞的百姓,借着雪花精纯意蕴,直接打破南墙,从此往后也是气血武夫了。 这恐怕是世间最奇妙的景象。 昔日顾公子为求开脉颁布悬赏令,竭尽全力争取平常人稀松寻常的东西,最后凭借北海花瓣一举迈入武者境界,而今他不图回报,轻松弥补了很多人的遗憾。 尽管打破玄关后也止步气血境,但不可得之物终将困其一生,如愿以偿是世间最美的词汇。 而这一切,全是因为顾公子。 太白楼。 姜宴臣满脸阴沉,整座都城的狂欢与他无关,太过愤怒导致脸庞都隐隐扭曲,洁白的大雪刺痛了他的双眼。 一场雪,攫取了多少声望? 倘若世间能有集齐信仰之力的修行手段,顾平安怕是一跃成为圣人。 毋庸置疑,他不仅是西蜀武夫的恩人,更是大乾百姓狂热的崇拜对象。 这场雪既然落到了西蜀,一定笼罩了至少八州之地。 “为什么?” “公主府长宁凭什么?” “姬扶摇放虎归山,她是煌煌青史最受瞩目的昏君,她为何会这样愚蠢?为何不让他死在天牢?” 谦谦君子姜锦臣彻底失态,歇斯底里地咆哮。 事实上,整个西蜀舆论都很难接受女主乾坤。 况且有大乾女皇这个鲜活的例子,尽管长宁慧眼识珠,但西蜀长期在夹缝中求生存,导致蜀地百姓性情暴戾,而他们笃定女皇执政手段柔和,与蜀地风气背道而驰。 就算顾平安能创造奇迹,长宁想胜出也是不可能,她不得民心,蜀地本就只有三州,一旦失去民心,就等于灭国。 但今天过后。 一切都变了。 武夫承顾平安人情,他们也有家人朋友,口口相传之下,公主府民心就有了,只要不是白眼狼,就一定会偏向公主府。 在民心层面,长宁竟然一跃居上。 这叫姜宴臣怎么冷静? “她只是做对了一件事而已。” “她就只是拿一个俘虏去交易,难道她真是天命眷顾之人?” 姜宴臣愤怒难消,如果在朝堂、父皇心意和背后力量层面再不能碾压公主府,那就非常危险了。 …… 御花园。 “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蜀帝仰天长叹,这场雪无疑很美,已经下了一炷香时间还未偃旗息鼓,雪花坠落在瘦骨嶙峋的脸庞,虽能洗涤肺腑,却改变不了他凋敝病躯,十万大山最毒的蛊虫无药可救,神仙降临也改变不了。 “朕多希望朕也在欢呼的人群中,百姓开心,朕也欢喜。” 蜀帝突然遥望着亡妻陵寝方向,边咳嗽边笑道: “你生前最爱冬天,可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