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八章.参差感一下就出来了 (第1/2页)
“身段柔软,我觉得是一种境界。” 康晖的讲述赢得满堂彩后,张麟接过了话茬,说道:“在长安兵马俑博物馆里,有一尊“跪射俑”,被称为镇馆之宝。 它是惟一一个保存完整的兵马俑,历经两千多年,衣纹发丝依然清晰可见。 为何它能保存得如此完整? 据考古专家们分析,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的低姿态。 兵马俑坑是地下坑道式结构,遇到棚顶坍塌时,最先受到冲击的会是高姿态的陶俑。 其次,跪射俑弯下身子,重心在身体下方,稳定性也比立姿俑大大增强。” 比划了一下双手,张麟说道:“当然,跪射俑能完整保存,肯定不是因为他跪着。 我想说的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做人其实也和这跪射俑一样。 当你懂得放低自己的姿态,让身段柔软一点,自然能更好地立足于世间。 我举个例子。 录制《央young之夏》的时候,倪苹老师曾告诉过我一段她的经历。 她说她刚进入电视台时,为了争取表现的机会,答应去主持几期收视不太好的节目。 没想到,当她去找原本负责节目的主持人要剧本时,对方却故意将剧本扔在地上,还出言讥讽她。 面对这份羞辱,倪苹老师本想一走了之。 但为了不错失这个机会,她还是默默将剧本捡起来,并主动向对方请教经验。 结果,正是这份“捡来的工作”,让她得到领导的赏识,顺利进入《综艺大观》,最终一举成名。” 镜头这时扫过观众席。 听到这段央視内幕,不少人听得频频点头。 果然,厉害的人就是能忍别人不能忍。 很多人所谓的自尊心非常强,别人触碰都不能触碰,为此没少吃亏,错过了很多机会。 而那些强者,却能坦然面对辱骂和讽刺,将怒火转化为动力。 舞台上,张麟不停说道:“古人云,水因善下终归海,山不争高自成峰。 倪苹老师跟我说,每个人都难免会有陷入低谷,或受人刁难的时刻。 不肯受一点气,不愿吃一点委屈,凡事与人针锋相对,只能受到更多的打压。 放下身段,才能能够避免碰撞,在不动声色中强大自己。 学会收起无谓的棱角,拔掉身上多余的刺,能忍他人不能忍之事,自能成别人所不能成。” 顿了顿,补充说道:“所以手段柔软,我认为也是一种格局 知乎上有人问:“为人处世,最难做到的一点是什么?” 底下有个高赞回答是:“点到为止。” 行事别太强硬,手段柔软一点,留给他人几分余地,才能大事化小,把路走宽。 民国时期,《新闻报》主编许淼,曾向家张恨水约稿。 到了约定日期,张恨水却迟迟没有交稿。 许淼便打电话询问。 电话中,张恨水连连道歉,说自己近日有事回了乡下,今天才回来,请求再宽限两日。 许淼挂掉电话后,报社一个同事气愤地说: “他分明是忘了,故意撒谎,我昨天在饭店见到过他,让我与他理论理论!” 许淼赶紧制止他,说:“他既然这样说,肯定有原因,何必拆穿呢。” 两天后,自认理亏的张恨水,亲自将稿子送来,之后再也没拖过稿。 没过多久,他的便受到无数人追捧。 而当初许淼的不追究,让张恨水成为了《新闻报》的金字招牌。 这种柔软的处事手段,让许淼总是能顺利化解危机,解决问题,最终成为著名出版人。” 说完张麟笑了笑,看向司仪说道:“有句老话叫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我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年轻,在如此规格的舞台上,给大家讲做人的道理总有种怪怪的感觉。 所以我就尽量给大家讲故事。 通过故事,希望大家对我的讲述有所认可。” 对此,司仪夸了一句“讲得很好”。 她看得出来,张麟对这场座谈会是用了心的,罗列的例子都很好很有代表性。 道了声谢,张麟在康晖和欧阳夏澹的微笑注视下,继续说道:“除此之外,我还觉得心肠柔软,同样是一种福报。 我再讲个故事~ 《资治通鉴》里记载了一个“失马赠酒”的故事。 春秋时期,秦穆公最心爱的一匹马走丢了,被山下的百姓抓到吃掉了。 很快,这些百姓就被士兵们抓了起来。 按照秦朝律法,这些人都将要以偷盗罪名被杀头。 秦穆公得知后,心中不忍,于是下令将他们全部释放,并请他们一同喝酒。 几年后,晋国攻打秦国,秦穆公被敌人包围。 命悬一线时,当初那些杀马吃rou的百姓们,突然杀出,将秦穆公救下,来报答他的恩德。 秦穆公也没想到,自己的厚道之举,救了百姓,更救了自己的性命。 老话说,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有一颗柔软的心,懂得与人为善,就是自己最大的福报。 几年前,农民闫志东在回家路上,听到一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