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从主持人大赛制霸内娱_第三百零六章.整个内娱可以横着走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六章.整个内娱可以横着走了 (第2/2页)

数字人“苏东坡”脱口而出一段正能量文案。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华夏当代文学作品的题材丰富多样。

    与过去相比,当代作家更加关注于社会现实和人类内心的冲突。

    他们以鲜活的语言和生动的情节,刻画了华夏社会的各个层面,展现了华夏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穿越到现在你最想去体验什么?”

    “苏东坡”的回答可以说很智能了!

    可对有专属智能AI主播的张麟来说,只能说在预料之内,没有给他太大的惊喜感。

    “为了让数字苏东坡更加贴近原貌,策展方在超过70亿字的古籍大数据中进行海量搜索,最终选取了100余幅画作,确定了超写实苏东坡的细节,让纸上的苏轼来到了现实世界……”

    听着介绍员滔滔不绝的介绍,张麟一边颔首一边四下打量。

    他在现场看到,展览将苏轼的诗歌、书法及相关画作,结合多媒体和科技手段,布置于近1000平米的沉浸式空间之中。

    例如结合灯光影响展示的《潇湘竹石图》,再现其文人画技巧。

    同时,北宋时期的时代风貌也通过本次展览呈现。

    例如《清明上河图》使用数字化技术将画中人物、车马进行动态化再创作,走入“画卷”,宛如步入北宋繁华的市井生活。

    在“西园雅集”部分,主办方将千年前的风雅还原到当下。

    一旁的绿幕场景中,他们还能走进“雪堂”,在苏轼的书屋中与他跨时空合影、对话、拍摄小视频。

    游玩一阵,张麟颇感有趣。

    之后的剪彩环节,张麟作为代表发表演讲。

    “苏东坡是华夏最知名的先贤人物之一,通过数字技术、光影艺术,使得他的名句、名篇中的经典场景得以还原,让人近距离感受到苏东坡的人格魅力,我认为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顿了顿,张麟看向观众席,笑说道:“更让我觉得有意义的,是看到不少年轻的汉服爱好者盛装参展,沉浸式体验国风宋韵。

    这真的很好!

    首先,汉服是我们的传统民族服饰,承载着华夏文明五千年的传承。

    在每个朝代,我们都有属于那个时代的传统服饰。

    而这些服饰,都可以从汉服中找到源头。

    这些服饰代表了当时时代的特征,传承了历史的美丽。

    然而,在现代社会,由于国际文化的输入与碰撞,我们开始接受西方的服饰,导致传统服饰失去了市场,发展停滞。

    但随着国家实力的强盛和文化复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重新认识和研究汉服,之前被遗忘的传统服饰也重新焕发生机,获得了更多的时代意义。

    作为华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汉服应该像其他传统文化一样,成为我们国家宝贵的遗产,向世界展示我们的民族魅力。”

    哗哗哗~~~

    热烈的掌声响起,尤其那些汉服爱好者鼓掌鼓的最卖力。

    张麟微笑说道:“其次,汉服非常符合我们的审美。

    汉晋时期的汉服以古朴之美著称。

    无论是直裾还是曲裾,都展现出层叠的衣摆,轻盈地拂过地面,给人一种婉约之感。

    唐朝时期的汉服则更加大胆和热烈,融合了各民族文化的元素,色彩浓烈,充满了唐朝的繁荣与强盛。

    宋制汉服则以清冷和简约风格著称,色彩温和,服饰简单,给人一种低调而不失精致的感觉。

    不论个人喜好何种风格,都能在汉服大家族中找到相应的服饰。

    最后,过去汉服只是少数人的审美,只存在于汉服圈子中的活动中。

    但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汉服达人开始在各个平台分享他们的穿搭。

    像抖音上拥有数十万粉丝的汉服达人小豆蔻,今天她也莅临现场。

    通过她和一众同好的视频和照片,吸引了大量的观众,使汉服从小众文化变成了大众文化。

    通过观看这些新媒体人的作品,年轻人逐渐从潜意识中接受了汉服,并逐渐认同了汉服作为日常服饰的地位。

    相信随着汉服文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人会选择穿汉服出街,汉服也会越来越被接受和认同。”

    镜头这时对准了小豆蔻。

    听到偶像张麟亲自夸赞自己,刚开始错愕愣神了一阵,之后开心的简直笑到卡粉。

    其他观众则鼓掌鼓个不停,觉得这一刻的张麟在闪闪发光。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他持之以恒的宣传中华传统文化,光这一点就足以配享太庙。

    就像央視官微说的那样,张麟之余华夏传统文化的意义是举足轻重的,难怪某些人想法设法的想要让他摧毁他。

    不知不觉间,张麟又塑造了一层护体金身。

    相信只要他自己不作死,这些buff加持下,整个内娱他真的可以横着走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