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从主持人大赛制霸内娱_第二百八十九章.与众不同的体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九章.与众不同的体验 (第2/2页)

杀。

    中原王朝也有未成年孩子不杀的规矩,明实录均有记载。

    当时为了维护司法,一般这种抄家留下的人也会流放。

    但古代讲究的就是一个不绝人祀,所以美版知乎讨论的代表性例子方孝孺,被诛十族纯粹是污蔑永乐大帝的。

    方孝孺那个是他自己结党营私,然后同党的人多是他同乡的亲戚好友。

    最后清算的时候,才让人感叹一句:远超九族之上,延蔓至十族。

    这是方孝孺被诛十族野史的由来。

    真实情况就是他在建文朝拉的人太多了,最后就被砍了那么多人。

    然后他自己也没想到因为不受永乐帝待见,成为士人抨击永乐帝的喷点,属实是死人比活人有用了。

    话归正题。

    所以这种耗资不菲的活动,其结果不出意外只能听个响。

    听了半个多小时后,张麟随行参加“宋韵流长,翰墨胜缘”天童禅风与东亚禅宗金石墨迹展开幕仪式。

    本次展览汇集了139幅作品,许多作品是首次公开展览。

    其中天童禅寺历代金石碑拓77幅,委实让半个文化人的张麟开拓了眼界。

    正如介绍员说的那样:

    这些拓文,不仅可以见证中华书法艺术之美,也可以进一步领略鄞州海丝文化、宋韵文化的深厚底蕴。

    这,才是老祖宗留下的瑰宝啊!

    作为第一批“游客”,张麟参观的津津有味。

    又半个多小时后,现场举行了《天童金石錄》首发赠书仪式,向天一阁博物院、宁玻美术馆、宁玻图书馆等10家单位赠书。

    张麟作为央視代表,获得了这套价值不知几何的书籍。

    抱着金箔装裱的书籍,张麟不由思索:

    若是把这本书签上所有主持人的大名,放星艺雅集淘宝官方旗舰店,不知道能作价几何?

    上百万能买上吗?

    中午时分,张麟人生第一次参加了国宴级别的宴席。

    每一道菜肴听过没见过,味道确实是所谓网红大店不能比拟的。

    或者说,对于第一次吃国宴的张麟来说,滤镜加成下确实感觉非常美味可口。

    也就是不能打包。

    不然非得每一样都带点,让女友那个吃货一饱口福。

    除了味道可口,每一位嘉宾的身后,还都站在一位侍者专门服务,档次简直不要太高,体验完全与众不同。

    带着批判的心理狠狠体验一番后,在下午的座谈会上,张麟化身底层代言人,和江浙地区的文化大佬讨论起【贫穷】这个沉重的话题。

    倒不是张麟文青病发作,而是今天的主题确实是这个。

    毕竟所谓砖家叫兽嘛,总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

    【有一种贫穷,是被别人设计好的】

    这是今天的主题,因为著名经济学家巴莱多经过多年的观察,发现了二八法则。

    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只占20%,有80%的东西,是次要的,甚至是多余的。

    心理学家顺着就想到了,20%的人身上集中了人类80%的智慧。

    更多的人则相信,20%的人手里掌握着80%的财富;

    而富人占20%,穷人占80%。

    待两位不认识的嘉宾侃侃而谈说完后,张麟接过话筒说道:“当我们混入社会之后,开始努力工作、赚钱,希望自己是少数的富人,要脱离一大批穷人。

    经过多年的折腾,猛然回头,发现自己还是穷人。

    然后要么沮丧,要么仇富仇官,要么继续折腾,直到自己老得走不动为止。

    为什么你越努力,富贵距离自己越远呢?

    我们总以为,这是自己的原因,如古人说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放眼周遭,深度分析,就会发现,有一种贫穷是被设计好的,根源在自己身上,也在别人身上,是两方面的叠加。

    别人给的好处,带给你欲望。”

    对于这个论点,张麟寓教于乐的解释说道:“从前,有一个农民叫帕霍姆,一直想要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

    于是乎,他和家人集思广益,赚了一百卢布,又卖掉了一匹马,一些蜂蜜,还派儿子给人做长工,支取到了一些报酬。

    所有的钱累积起来,换取到了50公顷的土地。

    一家人有了土地,就可以耕种,靠收成过日子,还很快还清债务。

    看到牛羊在自家的地上吃草,帕霍姆的心是惬意的。

    有一天,一位商人来到帕霍姆的家乡,并且拥有了广袤的土地。

    还告诉帕霍姆:“从这里开始,然后返回来。你走过的所有土地都将属于你。以太阳落山为时间截止。”

    帕霍姆迅速跑起来,走过山岗,越过溪流,过了田埂,越跑越远,到傍晚,他累到了极致,双腿一软,再也没有站起来。

    最后,大家挖了一个坑,把帕霍姆埋在了里面。

    坑占用的地,六英尺左右。”

    双手比划了一下,张麟说道:“托尔斯泰用《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来唤醒人们,不要被欲望迷惑自己,不要认为得到越多,就会幸福。

    可惜的是,直到今天,还有人执迷不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