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朱洪武是千古一帝 (第2/2页)
/br> 综上所述,朱元璋对汉族的重要性最起码是可以和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相提并论的。” 见富大隆沉思,张麟不停说道:“从唐末五代十国汉民族失去燕云十六州开始,到明朝朱元璋一统华夏,结束南北大分裂。 400年的时间,事实上汉民族已经分裂成了两个民族。 北方叫做胡汉,南方叫做南人。 400年可以做什么? 北方的胡汉忘记了汉语,不会写汉字,以放牧为生,甚至连历史都被篡改了!” 听到这里,富大隆老师心里闪过一段话~ 俗话说欲灭其国,必亡其史,灭其文字,毁其文化。 四百年时间,足足八九代人,足矣让人忘记自己的种了! 张麟不停道:“那个时候,南人看北方人像华夏人看外国人,北方的胡汉看南人就像刹帝利看贱民,完全是两个人种。 因为他们从小的教育就是这样,这样教育了整整四百年。” 闻声,两位汤尼老师不由咋舌。 四百年异族统治是个什么概念? 怕是连祖宗都忘记咯! 张麟点头道:“对,没有朱元璋,现代人过秦岭淮河,那叫出国! 不要小看民族意识的重要性,一旦民族意识行成了,内战就变成了侵略战争,性质完全不一样了。 朱元璋那个年代,北方人真当南方人是在打侵略战争,自发的抵抗南人的入侵,想想都寒心。 大明王朝276年都在替祖先擦屁股。
可以说,朱元璋强行用武德弥合南北大分裂,最后明朝也亡于南北矛盾大爆发。” 富大隆喜好读书,对此还是有些积淀的。 他知道历史上,南北分歧一直很大。 明朝的时候,你北方人对抗鞑子、对抗女真,关我南方人什么事? 搞财政转移是不可能的,南方官员报团抵抗国家政府搞财政转移,宁可北方把税加到天怒人怨,南方依然歌舞升平。 加辽饷,征商税,宁可征得关中遍地农民起义,南方人一毛不拔。 朱元璋那个年代,科举南方人报团一个北方人都不录取,气得朱元璋举起屠刀杀得血流成河,最后只得开南北榜,强行录取北方人。 就这样,南方士人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集体排斥北方士人。 之后,朱元璋又强行迁南方数省的平民到北方分散定居,南方士人拼命抵抗,为此又是杀得血流成河。 到了明成祖朱棣,直接迁都京城,把政治中心强行迁往北方,大臣们拼死抵抗,朱棣人狠话不多,举起屠刀又屠了一遍。 这时,张麟说道:“所以不从别的角度考虑,仅仅这一点,一统天下,再造中华的朱元璋,难道不该被汉人永远祭奠么?” “说得对,咱们不能人云亦云。” 富大隆郑重点头,之后再没问其他问题。 看着对方感激致谢,旋即转身收拾行李的背影,张麟觉得自己这番话,对老富的冲击还是挺大的。 甚至连两位汤尼老师,听后都表示要刷一遍胡君版的朱元璋。 “据说这部电视剧很不错,是对洪武大帝最好的诠释?” “把据说去掉,那肯定的啊。” 另一位托尼老师笑道:“我觉得胡君啊,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男演员。 他早年的作品中,已经可以看得出他的实力和功底了。 尤其是《天龙八部》中,他扮演的乔峰,深得我心,也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而在这部《朱元璋》当中,他没有突然性的表演,但也做到了中规中矩,基本还原了朱元璋的性格和王者之气。” 张麟在旁边表示赞成,说在那个辫子戏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年代,一部反映明朝史实的历史正剧的出现的确是让人耳目一新。 尤其是剧中无论情节还是演员的演技,都堪称优秀的情况下,实至名归地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说完,看向富大隆询问道:“大龙老师,这部电视剧您看过没有? 看过啊,那您觉得胡君老师演的怎么样?” 儒雅一笑,富大隆夸赞道:“胡君老师确实用自己的表演,完美地呈现出了朱元璋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在生活中,对马皇后格外爱护。 对其他人,可用也可弃,有着深不可测的城府。 这样一个角色,在胡君老师的演绎下,转换自然,也为后半部分的谋权增色不少。” 张麟点头,道了句不愧是专业的。 正打算再拍拍马屁,一旁的手机铃声响起。 转头望去,发现是女友汪冰冰打来的。 赶忙拿起接通,张麟亲昵的喊了声“冰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