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八章.综合频道的大招 (第1/2页)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以人渡己,是一个成功者上岸的必备技能。 从马大师身上,别人只是看乐子,这一世挺成功的张麟,则看到了飘飞的后果。 其实作为公众人物,不管从事任何职业,不管是明星还是体育运动员,亦或者他这样的主持人。 一旦飘飞后塌房了,那反噬也是无与伦比的。 几乎可以说,毫无翻身之可能。 娱乐圈里,例子简直数不胜数。 而主持人界里面,白老师则是飘了的典型代表。 自从他说出那句“不是吧”以后,他哪怕站在老百姓的立场说话,也会被网友冷嘲热讽,形容他是老演员。 所以,戒骄戒躁。 以后绝不能乱发表意见,做任何决定前都要以人民为本。 只有这样做,才能保持人设不崩塌。 当然想归这么想,回到京城后,张麟就又霸气侧漏了起来。 在最新一期的《社会记录》棚内录制的时候,上演了让无数人拍手叫绝的一幕画面。 当时,在听到一位一级重度残疾人打来的电话请求后,得知他因为活动不便,以及申请流程繁琐,至今没有拿到残补。 能打进来电话的,肯定是节目组精心挑选好的。 张麟虽然没去实地考察过,可从资料里也能看出这位特困大叔的艰难。 因此他连线YQ区工作人员,询问她这事该怎么解决,让她在全国网友面前表个态。 可能是稳习惯了,或者公式化回答说顺嘴了。 当听到张麟的提问后,这位工作人员让残疾人去她们的相关部门申请,只要符合要求她们就办理。 话音还未落下就被张麟打断,强调这是一位一级重度残疾人,能不能上门走访办理。 对此追问,这位工作人员依然是公式化的回答,说申请通过了,符合条件她们就可以上门走访。 再次打断,再次强调了一遍,张麟直接邀请现场如坐针毡的更高层,现场指导了一下这位工作人员的工作。 直到更高层委宛的命令完,这才说道:“我们基层的同志们辛苦一点,因为大家的脚力,其实丈量出了国家和基层群众心的距离。” 全程没有任何争锋相对,也没有说一句重话。 但就是因为这份云淡风轻,直播间的评论区炸开了锅。 “卧槽,张麟还有这种打开方式,不卑不亢,颇有威严,业务能力很强” “请您表个态,我再强调一下,现场指导一下工作,用脚力丈量心的距离。卧槽!我啥时候也能有这么快的临场反应能力,这么强的语言表现力,这么有力度又精准的用词????!!!” “我有时候在想,学会这种直接体面又直白严谨的说法,才是申论考试的目的吧” “张麟简洁明了,沉着冷静,直达主题” “握草!太酷了,张麟说话简明扼要” “我的天呐,就感觉突然被击中了。这句话真的讲的太好了。” “……” 无数的赞誉声中,节目直播宣告结束。 对于预想的第二种节目形式,节目组表示很满意,效果看起来很不错。 毕竟像老独那样的受访者太少了! 因此还需要另一种形式去补充。 不过在复盘的时候,一位编导却说:“其实有特困就不能领残补了。 这个工作人员应该是知道这个,所以才跟你说如果符合办理条件,我们就为及时为他办理。 意思是,这个人不符合办理条件。” 眨了眨眼睛,张麟疑惑道:“为什么不直接说明特困跟残补冲突? 为什么需要拐弯来回应? 不太了解,是有什么原因吗?” 摇了摇头,编导说道:“思维惯性了吧! 她回答的是一个放平时无可指摘的套话。 这个问题要是问业务员,肯定回应办不了。 但是高层不会讲这么实。 你看她前几个回答一直站的是“业务的事,业务沟通,安排群众去和科室对接”的视角。 没想到你这个主持人如此执着敬业,结果就劈叉了!” 呃了一声,张麟无言道:“但她没直接拒绝啊!” 点点头,编导笑道:“问题就在于她回应太不积极了。 这是电视上,观众哪儿知道这个,搞暗语真的听不懂,只能送你上演名场面了。” “这可真是……” 张麟瀑布汗,有种装比不成反被草的既视感。 自己这,算不算好心办了坏事呢? 哈哈一笑,编导劝慰道:“别有心理负担,你做的非常好。 你的这种态度,其实还是让来电市民获得了积极的感受,对上面还是增加了一份信任。 这就是我们节目的意义。” 嗯了一声,张麟感慨道:“在办公室坐久了,会逐渐认为这就是整个世界。 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自己,逐渐融合并固化成一方天地,日复一日生活在这样狭小而固定的空间中。 思维模式的僵化还不是最可怕的事。 那种年少时对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