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又开始比博燃了 (第2/2页)
力,而并不是为了自己谋私利; 这就是大同精神。” 说到这时,张麟音量拔高:“我心目中的共享,并不是简单的绝对平均,或者是那种低端的原始公有。 我认为天下大同,才是共享的精髓。” 哗哗哗~~ 忍不住鼓了鼓掌,李紅忍不住赞许微笑颔首。 天下大同。 张麟解释共享时代的精髓,出乎她的预料,又在情理之中,委实厉害! 总之,这个解答很张麟风! 舞台上,张麟愈发投入的娓娓道来演讲着: “那么,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开始逐渐富足的时候,我们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绿色环保的要求日益高涨,那共享时代就一定会再次来临! 我认为,今天的共享经济就是共享时代来临的先声。 可是我要问这样一个问题: 在今天,共享经济已经初具规模的时候,我们每个人的共享心态和共享观念已经建立起来了吗” 停顿片刻,张麟说道:“刚才我说了,共享就是从“我的“到“我们的“这样一个过程。 就比如我们接触最多的共享单车吧。 不少企业还是打着便宜的幌子,亟待通过捷径共享天下钱包。” 哈哈哈~~~ 笑声响起,第一次如此大声。 张麟不为所动,自顾自说着:“天下人也故意损坏的有吧? 这种人的心态就是:反正又不是我的,用坏了就用坏了,我不心疼啊! 私藏私锁的也有吧? 这种人的心态就是:我用了就是我的,哪怕我不用,你也甭用。 可以说,这都是这种“我们的“心态并没有建立的原因。”
注视着笑声渐灭的现场,张麟张张手道:“我们为什么要与他人分享 其实我觉得,在今天谈到共享这一词的时候,有一点偏差,我们好像更多的是强调那个“享“字。 我们在享受这种成果、享受这种服务、享受这种便利! 但我们好像忽略了这个“共“字。 这种服务、这种便利、这种成果,应该是所有人一起参与进来的。 如果没有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没有这种精神,没有这种服务的意识,没有与他人的尊重,任何的共享经济都不可能长远的发展。 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说,今日的共享经济并不是某些职场精英和资本大鳄的游戏和良心,它是我们每一个国人的责任。 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让我们文明的成果,让更多的成员,更充分、更平衡地享有。 《孟子·梁惠王下》里写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这就回答了我们为什么要和他人共享。 因为富足,我们有了和他人共享的物质条件; 因为大同的情怀,我们有了和他们分享的意愿; 因为高度的自律和契约精神,我们有了共享的基础。 最关键的就是,因为我们对自己文明的自信,我们有了敢于和世界分享我们发展成果的一种底气。” 哗哗哗~~~ 掌声热烈了起来。 这一段很张麟,张氏风格拉满。 张麟声音洪亮,不停说道:“就像盛唐时代的华夏。 在那个时候,在华夏的国土上。 波斯的商人,一船船运走我们的丝绸和瓷器; 东瀛的遣唐使学走我们的艺术和制度; 天竺的僧侣轻颂佛陀的经文; 欧洲的景教徒高唱上帝的赞歌。 那个时候的我们自由、包容、多元,与世界共享我们的文明,也和世界共享所有的文明之光。 千年之后,虽然这样一个过程当中我们有过跌倒,我们有过苦难。 但是靠着我们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和对我们文明的自信,我们今日重新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们寻找共鸣,我们乐于共享,我们谋求共赢的心态,从未改变。” 噢噢噢!!! 哗哗哗!!! 观众们赞许连连,疯狂卖力的鼓掌。 虽然挺尬的,但是这符合央視主持人的风格啊! 而且通过张麟的口讲述出来,莫名有种比博燃,燃炸了的赶脚! 停顿了近十秒钟,待掌声稍落,张麟复又朗声说道:“7000年前,我们还在山海经上讨论吃什么以及被什么吃; 5000年前,我们和金字塔人一样直面洪水; 4000年前,我们和古巴比伦人一样铸造青铜器; 3000年前,我们和古稀腊人一样思考哲学; 2000年前,我们和古锣马人一样英勇争战; 1000年前,我们和阿啦伯人一样无比富足; 5000年来,中华文明绵延不绝,我们一直在世界的牌桌上,注视着一个又一个对手的崛起和消亡。” 嘶! 不由自主的,张昭忠有种头皮发麻的感觉。 吾辈当自强啊! 先辈们创造了一个璀璨的文明,后辈们当不负使命传承下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