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章.为黄梅戏带盐 (第1/2页)
哗哗哗~~~ 沸腾的掌声中,张麟在学弟学妹的欢送下告辞离开。 没回家,直接驱车前往市政釜。 在晚七点,上台领取了【安幑四个一批拔尖人才】荣誉证书,以及【芜湖十佳最美家乡人】荣誉证书。 整个过程,只能说全程职业微笑脸。 不过有些获奖者的事迹,还是挺让张麟动容和敬佩的。 比如宋玉梅一家三代。 她们所居住的南山村,位于南陵县何湾镇南山脚下。 村民宋玉梅家祖祖辈辈都住在这个村子里。 没有人知道,宋家的祖坟墓地里安葬着一位英勇牺牲的新四军女战士,墓碑上的名字叫张洁亚。 从宋玉梅的爷爷开始,到宋玉梅的父母,再到宋玉梅本人,一家三代人守护着这座烈士墓。 到2017年,持续时间长达整整80年。 三代人的守护打理,终于让烈士的亲人得以墓前祭奠,让烈士的英魂得到慰藉,也让这段被埋没的历史得以公开。 看着八十多岁的烈士家属痛哭流涕的画面,张麟心里怪滋味难明的。 还有今年78岁的陶定来,本是WH市鸠江区四褐山街道四山小学退休教师。 虽然离开三尺讲台快二十年了,他却退而不休,热心社区公益。 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他在社区志愿担任小区孩子们的补习老师,并成立爱育少年志愿服务队,无偿给孩子们补习功课、教授书法。 不仅如此,陶爷爷还坚持网吧巡逻志愿服务,为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撑起一片晴空。 几十年如一日,累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时数达5000余小时,用实际行动诠释志愿服务精神。 相比这两位积年累月践行一件事的最美家乡人,其他获奖者就是张麟这种“关系户”了。 除了他,还有韩晶龙,江湖人称大司马。 大司马从网瘾少年到职业主播,再破圈成为官家人,可谓是关系梆硬。 当然,在张麟没出名前,大司马就是芜湖的流量招牌。 就像网友说的,没有大司马,我还真不知道芜湖这个城市。 而在芜湖当地人看来,大司马为芜湖作出了比较大的贡献,并且让全国都知道了芜湖这个城市。 如今两大家乡网红相见,自然是加好友互关一条龙。 得知张麟还玩蓝洞的吃鸡,大司马当即表示以后有时间一起玩,他实力带飞。 张麟笑着答应下来,心说谁带飞谁还不一定呢! 两个灵魂融合下,他觉得以自己的反应力,去做职业选手都绰绰有余。 总之,人脉圈里再加一个肌rou金轮。 结束庄重的颁奖典礼,张麟手捧两份荣誉证书,在接受本地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倍感汗颜。 但最美家乡人是本地网友投票选出来的。 他既然被给予厚望断层领先,那他肯定要做好这个形象大使,为家乡的宣传做好工作。 大话刚说出了口~ 这不,翌日清晨,张麟就和家乡市的黄梅戏演员,一起为家乡市做宣传。 这位黄梅戏演员叫吴亚玲,毕业于安幑省黄梅戏艺术学校。 是华夏黄梅戏女演员、华夏戏剧“梅花奖”的获得者、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黄梅戏代表性传承人,黄梅戏“五朵金花”之一,。 也是安幑省“四个一批”拔尖人才。 主要作品有《天仙配》。 吴亚玲已经是mama辈儿的人了,61年生人的她比张麟大几十岁。 当然经常的演出和锻炼,使得吴阿姨整个人的气质非常好,一点都不像五十多岁的人。 吴阿姨也挺健谈的,见面后不知不觉间就透露了很多信息。 比如她女儿叫莎莎,在京城做金融财会方面的工作,准女婿是她合肥一中和在悉尼大学读研的同学。 还比如她很热爱家庭生活,演出累了,回到家就喜欢打扫卫生,把家里物品重新归置一下,在阳台上侍弄花花草草,还特别喜欢小动物。 若非吴阿姨多次强调她就一个女儿,张麟一度以为她看中了自己这个女婿。 后来发现,她就是健谈~~ 半个多小时后,商务车抵达目的地。 此时导演组已经准备就绪。 鸠江区龙山街道的老街扁担河两边,此时围了很多围观群众。 下车后经过简单的准备,确定无误,在导演的提示下,两台洒水车一起向天喷洒,人为营造出了烟雨蒙蒙的情境。 撑开油纸伞,张麟和吴亚玲一起从扁担河两边,迈步走上了大桥石拱桥站定。 大桥石拱桥又名埭桥,位于扁担河上。 据民国《当涂县志》记载,该桥最早建于明代万历年间。 后吴姓邑绅重建。 民国四年,当地绅商募资,农民义务参加劳动,共同修缮大桥,使它能够继续发挥作用,并保留至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