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九章.我是主持人,唱歌只是我的业余爱好 (第1/3页)
“当然,以诗圣的实力,假以时日,应该能得到一些达官贵人的赏识。” 视线看向欲言又止的李紅,张麟笑着点了点头:“杜甫应该不至于落得个病亡于孤舟上的结局。” 轻点颔首,李紅想说这正是她所想的。 哪知张麟摇了摇头,微笑说道:“但很不幸,他没有机会了。 因为,一场撼动整个大唐的动乱即将到来。” 李紅恍然所悟,一旁的杨蜜则莫名的心儿一颤。 因为武侠剧,开元盛世落幕后的动乱她还是知道的,不出所料应该就是初中历史书上的安史之乱。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轻声读出这句诗,张麟声音幽幽道:“天宝十四载,也就是公元755年。 十一月,洛阳,刚刚走进家门的杜甫就听到哭泣声,竟是小儿子被活活饿死。 悲愤不已的杜甫写下《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发出“朱门酒rou臭,路有冻死骨”的哀鸣。 而且杜甫还不知道的是~” 说着视线看向杨蜜,张麟解释道:“几乎与此同时,在千里之外的河苝。 安禄山、史思明正率15万步骑精锐,朝洛阳、长安席卷而来。 兵荒马乱的时节,已无人关心一个普通士人写的诗好不好。 这场动乱结束于661年,距杜甫去世仅剩9年,他的生命已经开始步入了倒计时。” 眨巴着烟眸,感受着诗圣悲凉的人生,杨蜜不可思议道:“在你演讲的时候,我听观众说杜甫出身名门。 古代的名门我是有所耳闻的。 他的儿子不说锦衣玉食吧,怎么也不会被饿死吧?” 耸耸肩膀,张麟笑道:“杜甫不仅出身名门,而且他还是官三代。 正所谓富不过三代,老祖宗这话果然是人间真理。 杜甫少年意气风发,家世渊源的他模仿李白出门游历,花了他爹大半辈子的工资; 旅游途中,追星李白,跟着求仙问道,基本耗尽家财; 高考落榜,仕途不顺,把最后的家底都用来打点权贵了。 可以说,他青年时游山玩水;中年落魄,仕途不顺;晚年流浪,病逝舟中。 这个与李白执掌语文课本半壁江山的男人,了解他之后,幂姐你会明白,什么叫大写的命运让你穷。” 命运让伱穷? 愣了愣,杨蜜不可思议的点了点头。 她没想到,诗圣竟然还是个败家子! 守不住家财基业,这一点在国人的评价里可是非常低的。 败光家财的二世祖三世祖,她现实生活里也遇到过,基本上所有人都瞧不起对方,唯恐避之而不及。 杨蜜单纯就是惊奇于诗圣败家子的事迹! 熟读史书的李紅,则感慨诗仙和诗圣,在除诗词以外的领域都挺失败的,都心中蕴有大遗憾。 咽下口里的美食,张昭忠好奇道:“大麟子,杜甫是官三代的话,他的父亲和祖父官至何职?” 无需思索,张麟脱口而出说道:“说起来,杜甫的天赋也得益于他诗书世家的背景。 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非常有名望。 曾受武则天的赏识,被召入京师,授著作佐郎。 杜甫的父亲杜闲,在唐玄宗时期,为朝议大夫,兖州司马,官至五品。 而杜甫一家,是晋代大文学家,亦是名将杜预的后代,可谓是官宦世家,家学渊源。” 不由自主的,假借喝水的杨蜜咽了口口水。 要不要这么逆天? 张麟你是行走的百度百科吗? 年纪轻轻的,连古代官职和人家族谱都清楚。 其实杨蜜不知道。 为了文抄的有理有据、有可信度,张麟每文抄一个作品,都会疯狂的写周边,力争做到以假乱真。 且这种做法也会慢慢增强自身的底蕴,所以在穿越之初就一直在践行着。 这一次打算在战队PK战出杜甫这期时,就查了好多资料,其中便有杜甫家世的资料。 凭着两个灵魂融合带来的【记忆力加强】金手指,况且还在记忆热乎期,才让杨蜜有种对方无所不知的既视感。 此时她若是问孟浩然、白居易的生平,张麟不出意外地就会抓瞎了! 显然,杨老板是不会问的,只会发自内心的敬佩和喜欢。 恍然点点头,对古代官制有些了解的张昭忠道:“这家世委实不差了,杜甫做不了官实在让人无法想象啊!” 感慨说罢,好奇道:“他一辈子难道都没做过官?” “做过。” 给出明确答案,张麟解释说道:“杜甫当时冒着生命危险逃离长安,投奔了肃宗,直接被任命为左拾遗。 在当时,这个官职不知会有多少人羡慕红了眼。 但这次机会,杜甫却没有抓住。 为了营救自己的好友房琯,杜甫贸然上书触怒肃宗,被贬外地,俸禄难以养家,最终只能弃官而去。” 停顿片刻,张麟为三人解惑道:“房琯为人志大才疏,好空谈,主动上书要求带兵平叛,结果自己食古不化导致大败,唐军死伤多达四万。 肃宗攒下的一些家底,基本被他全部败光。 杜甫用自己的政治生命去营救这种人,可以看出来,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