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从主持人大赛制霸内娱_第一百零八章.披着主持人皮的淡定段子手(一更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八章.披着主持人皮的淡定段子手(一更求订阅) (第2/3页)

息,约他们明天在老地方见面。

    得到回复,张麟看着倚在门口出神的老妈,走过去拍了拍她肩膀。

    “看啥呢?人都走了~”

    张妈回头,神色复杂道:“儿子你说,这么优秀的女孩,她怎么就没结婚,还单着呢?”

    “那谁知道。”

    张麟失笑,耸耸肩往沙发走去。

    坐下后,转头看着走过来的老妈说道:“应该是以前忙于工作,现在功成名就了,同龄的好男人却都结婚了。

    剩下的她看不上,她看上的又太年轻吧!

    或者……”

    或者还没说完,见到老妈在贵妃上坐下,失神颔首道:“是啊,年纪差距太大了!”

    嗯了一声,张麟目光怀疑的看向老妈。

    “听你这话,话里有话啊?”

    顿了顿,追问道:“之前你不是坚定要我追汪冰冰吗?

    咋滴,跟红姐见了一面,认知就产生动摇了”

    哎呀了一声,被拆穿的张妈嫌弃挥手道:“李紅多大年纪你多大年纪,赶紧给我打听清楚,冰冰这丫头怎么样?

    我刚才叹气,就是想到了你哥哥jiejie们。”

    愣了愣,亦熟知此间情况的张麟只能说一切都会好的。

    当然他也没胡说。

    至少在前世,开启第二段婚姻的哥哥jiejie们都过的还算不错,只有他穷困潦倒的在四周流浪。

    思虑着,拿起手机点进了小破站。

    不出他所料,六百多万粉丝基础打底,他的视频很轻易就成为了热门。

    上传才一个多小时,就有上百万点击、1.4万弹幕、2500条评论。

    投币和转发也挺多的,看的张麟喜上眉梢。

    这些数据,可都是钱呐!

    点进评论区,张麟按热度看了起来。

    “央視手语试炼难度:简单、普通、困难、地狱、张麟”

    “手语老师: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

    “张麟押韵未觉累,手语老师活受罪。”

    “这得要个会结印的才能跟得上张的语速节奏啊”

    “手语老师穿越火影世界,一定是超级高手”

    “……”

    不出所料,两个世界的造梗能力是相近的。

    在张麟抛出手语老师招聘广告后,他和手语老师“相爱相杀”的戏码就在网络上展开发酵。

    一如前世朱广铨和手语老师的“恩恩怨怨”。

    ———

    “押韵狂魔”张麟:央視最火段子手,凭一己之力逼疯手语老师

    张麟又火了一把

    降温了怎么办?听张麟的劝,押韵狂魔金句集锦

    张麟:花样百出播新闻,一本正经讲段子-国馆

    翌日,昨天下午的《共同关注》彻底出圈。

    网络上铺天盖地都是相关的内容,几乎到了令人目不暇接的地步。

    张麟火上加火,一如热搜上那条又火了一把的内容。

    谁也不曾想到,别人眼里很枯燥的新闻,全国观众通常当做下饭背景音乐的新闻,他却能唠成家常,唠出幽默;

    就连很多不关注网络的中老年,看完新闻后也深深记住了这个披着主持人皮的段子手。

    央視记者街访的时候,一位大爷就可劲儿夸了张麟一通。

    他认为一个人有没有趣儿,要看他怎么对待枯燥的事物。

    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藏在他的谈吐里。

    能把新闻说出花儿来的人,真不赖。

    而最让网友津津乐道的,是张麟回复了一位网友的照片。

    这张照片是一位叫@风印王的网友发布的。

    照片里,熟悉的网吧里,在左边英雄联盟,右边吃鸡的屏幕中间,一位年轻人津津有味看着张麟版《共同关注》

    风印王配文:网吧清流我麟哥

    年轻人在网吧看新闻,这张照片自带爆火属性。

    短短时间,就被评论区人为置顶。

    张麟也看到了,并回复了该粉丝。

    他转发后配文:

    【有没有人问你充了多少钱,才刷出这样追着风赶着浪,打开周围都会亮的装备?】

    爱国耿直boy亲自下场回应,自是引起了又一波的讨论热潮。

    到最后,连三流报纸都跑出来刷存在感。

    当天头版头条,刊载——

    这位编辑认为,张麟新闻热这种影响绝不是一种迟缓、微弱的发展态势。

    仅仅是张麟主持的天气预报,在微博单条的转赞量就令人称奇了。

    其热度和规模,几乎和一个当红顶流流量小生的微博互动量持平,可以说极为难能可贵。

    尤其这种现象背后的本质,才是张麟最应该被夸赞的所在。

    在大众关注方向高度娱乐化的情况下,大家可以乐乐呵呵地一起去抖音、去B站看新闻刷弹幕的时候,都不知道魔怔了的是这个主持人还是观众。

    张麟带着浓厚个人特色的主持风格,让新闻节目本身的可观性实现了一次飞跃。

    干巴巴的资讯和没温度的说教,在他口中都变得有态度、有性格、有温度。

    媒体争先报道,名人夸赞就更多了!

    其中便包括写出《活着》的余铧。

    和歌手李建一起参加一个座谈会的时候,被学生问及昨天的新闻,他笑呵呵表示看了。

    对于司仪主持人的疑问,他说这不是我们少见多怪。

    毕竟,一直以来,以央視新闻主持人为代表的专业主持人,似乎都有一种传承而来的“严苛”和“正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