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九章 阴谋显现,小平津之战 (第1/2页)
第二天,轩辕关传来消息,吕布领军及时救下了轩辕关。 吕布领两万骑兵出关与黄巾决战,可黄巾却避而不战,并在向开封方向退去的同时,调兵准备一口吃掉吕布这两万骑兵。 得到消息后,秦昊也整军备马,随时准备领大军奔赴开封。 第四天,开封战事即将开打,而秦昊也领着两万五千雁门骑兵,直奔东南方向的开封而去。 而秦昊即将到达开封之时,却有两个消息让他震惊。 一,攻打轩辕关的主将不是项羽,而是黄巢。 二,消失已久的项羽终于出现,并领军攻陷了孟津关。 ……………… 洛阳朝廷也因项羽炸开了锅。 孟津关被项羽攻陷,这意味着洛阳离黄巾之间,只剩下一座小平津。 小平津虽带个小字,但其实一点也不小,但这也并不能给洛阳朝廷带来足够的安全感。 黄巾拿下孟津关的时间尚短,还没能输送足够的兵力,所以汉室还有夺回孟津关的机会。 洛阳朝庭下定决心,必须夺回孟津关,最终由大将军何进领大军三十万,全力夺回孟津关。 黄巾和大汉对决的重心,也从虎牢关转移到了孟津关。 孟津关如此轻易被项羽攻陷,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大汉群臣并不奢望凭几座雄关,就可以彻底挡住百万黄巾军,因为那根本就不现实。 不过汉室高层却奢望一点,那就是在两道雄关丢失之前,可以消耗掉黄巾四五十万兵马。 最起码也要凭借雄关之险,拼掉黄巾大半主力,这样决战才有打赢的可能。 自从秦温担任虎牢关大都督之后,因为有刘瀚坐镇的缘故,局势可以说得上是一片大好。 六七万黄巾葬身于虎牢关下,这是谁都抹不掉的功劳。 不过功劳到手的这么轻易,这让汉室重臣们心中松了一口气,也产生黄巾不过如此的错觉。 项羽闪电攻下孟津,这无疑给所有人一记响亮的耳光,并将他们从最终一定可以打赢的幻想中打醒。 而这些人在清醒的同时,心中又不禁对刘宏埋怨不已。 孟津关失守的罪责到底怪谁? 怪秦温吗?怪刘瀚吗? 所有人都知道,怎么也怪不到刘瀚秦温的头上,要怪也只能怪刘宏。 秦温只是个有名无实大都督他所掌管的只有一个虎牢关,轩辕孟津等雄关都是接受洛阳直接指挥。 而刘瀚更是身份还要更低一点,指挥权都还在秦温手上。 虎牢在刘瀚与秦温的防守下可谓稳如泰山,而毫不逊色于虎牢的轩辕却是险些失守,孟津更是直接沦陷。 若是将防御事宜分担托付给刘瀚的话,那孟津关还会丢吗? 绝对不会。 大多数人心中都是这样想的,所以都对刘宏失望不已。 大汉都已经到了生死,关头,陛下为何还不能信任忠臣? 昏君啊! 当然这话肯定没人敢当面说出来的。 刘宏扶额无奈的说道:“通知朕的皇弟,令他速速回援吧。” 现在也没办法了,只能招刘瀚回来与何进夺回孟津关。 而这时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传来。 好消息是刘瀚早以安排骑兵先行回防,不日便可与何进大将军汇合。而他本人也在前往小平津的路上。 坏消息是秦昊拒绝秦温将令,私自领军攻入兖州。 对于秦昊的此举,朝堂上再次吵翻了天。 有人提议立刻令让秦昊将军队撤回来,以保存兵力。 不过谁都知道,秦昊连自己老爹的命令都不听,既已统兵攻入兖州,又怎么可能说撤就撤? 当然也有少部分人同赞同秦昊的出兵计划,而帮秦昊说话最多的就是曹cao。 朝堂上,曹cao舌战群臣,一点点的分析秦昊此次出兵的利弊,并最终得出有机结论: 进攻陈留之举看似荒唐,可实际却打乱了黄巾的部署,并拖住了黄巾在兖州的大部分兵力。 在彻底剿灭秦昊的骑兵队伍之前,黄巾大部队肯定是不会离开兖州的,这样孟津的项羽能得到的支持也就有限,而这也就给了洛阳朝廷重新夺回孟津关的机会。 曹cao的观点让所有人眼前一亮,而这点连秦昊自己也没有想到。 秦昊只是想搅乱局势,好寻找黄巢的破绽,从而削弱黄巾的整体实力。 可秦昊没想到的是,他的这一举动,反而减少了黄巾对项羽的支援力度,从而产生了一场旷世大战。 ………… 何进领着30万汉军,信心满满的迅速进驻小平津。 在何进看来,以黄巾不到5万的兵力,又怎么可能是他30万大军的对手,更何况还是正面交锋。 只不过上天却跟何进,也跟大汉开了个玩笑,让何进碰到了项羽,这个他永远也不可能战胜的对手。 一开始对项羽主动求战的举动,何进也是抱有怀疑的。 毕竟项羽方处于劣势,这个时候主动出战,未免太过于奇怪。 不过战机当前,就这么放弃,未免太过于可惜,况且汉军人数是项羽军的六倍还多。 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无用的。 带着这一想法,何进果断兵出小平津,前来与项羽决战。 双方一交战,就打极其激烈,尤其是斗将环节。 武将方面,项羽军有罗士信、龙且、季布、虞子期、钟离昧、项梁、王伯当、刘黑闼、王仁则、刘宗敏、管亥、周仓、褚飞燕等将领,当然还包括项羽自己。 罗士信之所以会出现在这里也是张角给予项羽最大的援助,因为还要回防陈留所以军队的数量并不多。但是罗士信被派过来就足以证明张角对他有多么看重。 而汉军的阵容也不逊色多少,有刑天、后羿、夸父、尚师徒、樊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