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4节:虚位右丞相 (第1/2页)
秦琼作统帅攻下长安,灭了西唐王朝,对东唐王朝来说,无疑一件大大的功劳.回到洛阳以后,李栋不仅没有奖赏,反而圈禁了他.满朝文武十分不解,攻打长安的所有将士心里都惴惴不安,生怕予有生杀大权的圣上李栋将厄运降到自己头上. 这天早朝,李栋面对一班文武大臣说道:"秦琼获罪,非孤要降罪于他,实是他自己昝由自取!孤下过命令,攻打长安可以建一座新城,可以使用不洁之物袭取长安守城将士,可是孤后来又下一道旨意,撤回这道命令.那秦琼一意孤行,在长安东门建一道城墙,违背孤的爱惜百姓保护一方平安的苦心,使孤减寿十年,这算不算是罪有应得" "孤下令要他城破以后,务必找到徐世绩,魏征,贾雄这三个人,他却空手而回,把这个任务交给镇守长安的李密和程咬金,这失职之责该不该由他承担" "李渊,李建成,李世民乃西唐皇族,在前朝也是功臣之家,虽然与东唐分属不同的阵营,但其镇守西北边塞,阻止吐谷浑,突厥以及南方小族入侵我中原沃土,对关内百姓和东唐来说,功大于过.即便城破,也不应该把其功劳忽视,那秦琼在审问他们时,口出违逆之言,说在长安城下,他有生杀之大权,想要李渊父子三更死,留不到五更!试想哪一位君主可以容忍这样飞扬跋扈的属下存在" "大唐建立之初,就设立了两位丞相.一位是孤的恩师,对本朝有大功劳的张须陀担任左丞相,右丞相之职一直虚位以缺.这是孤有意空下来,准备给立下大功劳的李渊设立的.在孤的心目中,他李渊配得上这右丞相之职,孤对他十分看重.秦琼却把他们从长安一路绑到洛阳,有这样对待你值得尊重的对手的么秦琼因此获罪,是否是他一意孤行,应该承担的责任" "他……秦叔宝.是孤的结拜兄弟,情同手足,不是处处替孤着想.以天下苍生为念,却大树个人权力威望,不惜损害本朝声誉和孤的生命!若非攻下长安城的大功劳,孤挥泪斩马谡的心都有!现在仅仅是圈禁了他.孤难道处理得还不够宽大.还不够圣恩隆天" 在李栋的心目中,秦琼其实还有一桩罪行,但他没有当朝宣布.那就是对待颜家姐妹强硬的态度,还动了手.毕竟这是李栋的家事,不宜于在朝堂之上大肆宣扬,李栋才按下不表. 秦琼在攻打长安的时候,为了尽快取得成绩,不得不采取了一星常的手段.战后却成了李栋治他罪的理由. 张须陀看透秦琼妄自尊大这一点.却没看透李栋的真实内心,原来他对秦琼如此不讲情面.罗列的数条罪状句句属实,虽然张须陀有心替秦琼求情,在李栋盛怒之下也只得暂时韬光养晦,以等来日再提. 李栋又道:"至于随秦琼一道攻打长安的其他将领,都是在执行秦琼的命令,罪不在己身,孤就不予追究.但人人都应当心存报国之忠念,不能使个人之权力大于大唐之利益,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希望你们不要再惶恐不安,拿起精气神,为新朝欣欣向荣做出应该有的责任." 过了一会儿,李栋吩咐张须陀,把李渊父子从关押的大牢里请出来,寻一大宅给予妥善的安排.李栋之所以没有直接把他们叫上殿来议事,是因为李栋还拿不定注意,他们会不会像对待秦琼一般冷漠.这也需要时间来洗刷他们心中尚存的战败屈辱感,因此上右丞相之职还在空缺. 李栋发了一通火以后,心情慢慢缓和下来,张须陀试探着往前站了站,建议李栋道:"如今东唐西唐分裂对峙的状态已经结束,天下基本平靖,战乱时废除的事物和法规,需要及早清除,及时把新朝法令颁布天下,以维持长治久安.不然将来一定会再生事端." 李栋扫视了殿前的众臣说道:"这些都是丞相的份内事,你们先在朝下议一议,拿出方案来,稍后上书禀报.孤浏览以后,不尽如意的条款可以再议,一直议到确定下来.孤不能事事亲为,如果事事亲为,孤就是隋文帝了,累得吐血也处理不完.所以新朝百废待兴,孤只能依靠殿前诸位了,众人抬柴火焰高,众位齐心协力,努力做事,大施身手的机会到了!" 殿前众人还能说什么随着秦琼一道攻打长安的罪行,都由秦琼一人承担,圣上李栋不仅不处罚他们,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