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再来!超纲120迫击炮! (第1/2页)
“不计代价,查明鬼子第一军参谋长、参谋次长在阳泉的行踪,住处,以及警卫力量!” 第二天。 一天的忙碌之后,姚记掌柜在关上他的酱油铺之后,一路弯弯绕绕闲聊,最终走进了距离姚记酱油大约三里距离的一栋稍显破旧的房屋。 这里是阳泉情报人员小会议室。 申胜和牛万林已经在会议室中等待。 姚记掌柜也不啰嗦,直接说明主题,并拿出了上级的加密命令原件: “不计代价,查明鬼子第一军参谋长、参谋次长在阳泉的行踪,住处,以及警卫力量!” “上级这是打算对鬼子参谋长动手?” 听到这个命令,申胜也是眉头一皱。 他同样感觉到了这个命令的不对劲之处——上级的意思很明显,哪怕用整个阳泉情报网为代价,也要干掉这两个鬼子参谋长。 无论这件事能不能成功,阳泉情报力量都必须撤退。 鬼子死掉两个参谋长,能立刻补上来,鬼子高级军官绝对不缺,但部队阳泉情报网的损失,就不是短时间能补上来的了。 这个命令明显有问题。 不过,上级要对两个鬼子参谋长下手,也只是推测,还没有明确的命令。 但牛万林则是语气兴奋。 只要是杀鬼子,他就愿意干,哪怕是豁出命,也愿意。 “这件事情我来办!” 牛万林语气重重地说道: “保证完成任务。” “不管怎么说。” 姚记掌柜也说话了: “先完成上级任务。” “好!” 申胜也点了点头。 随后三人开始详细布置任务,以及制定计划。 “万林。” 最后,姚记掌柜看向牛万林说道: “给你父亲申请的补贴,已经到了。” 虽然牛万林是最近加入的地下战线,但很早就开始为八路军工作了,只是最近才被姚记掌柜介绍进入地下战线。 牛万林的父亲也是一位党员。 只是,为了掩护一位途径阳泉前往根据地的军工专家期间,不久前牺牲了。 ··· 与此同时。 辽县。 一队大约八百人,穿着整齐八路军军装,脚踩军鞋,扛着捷克式,98K,挂着冲锋枪,掷弹筒的队伍进入了辽县城区。 队伍之中,还有三百五十匹骡子。 以及几十辆被骡子牵引的大车。 周边老百姓看的清清楚楚,几十辆大车上不仅仅有一袋袋粮食,还有六门组装好的迫击炮,十几门小炮,一箱箱弹药。 其他骡子背上也是一袋袋粮食,一箱箱弹药。 “难怪能把鬼子消灭掉。” 看到这一支队伍,附近的老百姓纷纷咋舌。 经历几十年混乱年代,再加上六百多鬼子在辽县驻扎一年多,老百姓心里有一个道理——机枪越多,部队越强,但如果有炮,那就更强。 而眼前这支部队——清一色的上好料子制造的军装,军帽,军鞋都是硬底胶鞋。 比鬼子都整齐。 看上去就比鬼子有气势。 再看看武器装备——胸前挂的清一色的花机关,腰间是大手榴弹,比鬼子的大,肩膀上是正统的轻机枪,比鬼子多。 马车上是八门大炮,还有小炮,虽然没有鬼子的巨大,但比鬼子多。 一箱箱弹药,也比鬼子多。 机枪比鬼子多,大炮比鬼子也多,子弹炮弹比鬼子多,自然比鬼子强! 所以能打败鬼子。 很简单的逻辑。 此时此刻,所有老百姓都知道,不久前浩浩荡荡出发的三千鬼子,被八路军全歼了。 得益于县大队的宣传,和以身作则,老百姓们明显对八路军警惕性和排斥性远不如鬼子那么严重,但毕竟是新根据地,群众基础也不算好。 主动欢迎就谈不上了。 大多数是震惊,和对接下来的惶恐。 “邢副团长。” 队伍继续前进,新三团团长徐虎直走出来接应,他对着邢国志敬礼。 虽然独立团只派了一个营,但旅部将指挥权交给了独立团,考虑到指挥问题,李云龙最后出动了团里的老将——副团长邢志国。 “徐团长!” 二人互相敬礼。 随后,独立团三营在新三团参谋长的带领下,前往提前准备好的营地扎营。 邢副团长则是和徐虎直一同走向原本鬼子司令部。 “幸好你们来了!” 刚进司令部,徐虎直长舒了一口气: “不然鬼子来进攻,我还真不一定守得住。” 虽然新三团兵力有小两千人,武器装备也很不错,人手一杆枪,机枪普及到班,掷弹筒也普及到排,团属还有六门60迫击炮,但缺乏战斗经验。 而辽县地理位置太重要。 南北连接阳泉和长市,东西连接太行和太岳根据地。 鬼子绝对不会让部队控制这里的。 必然会调集重兵进攻,一个联队起步的那种。 靠着新三团自己,哪怕打光都守不住。 “小鬼子暂时还不敢进攻。”邢副团长摇了摇头,继续说道:“比起鬼子,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是辽县群众基础问题。” 小鬼子调集兵力没那么快。 他们至少有大半个月时间构筑阵地。 新三团八百多人,团部特意加强了一个炮兵连,合计十门82迫击炮,五千发82迫击炮炮弹,加上新三团一千七百多人。 即便鬼子派一个联队来进攻,守住辽县也绝对不是问题。 但长时间守住辽县,在和鬼子的反复斗争中,最终依旧牢牢掌握辽县,和军事实力同样关键的,是老百姓的支持。 这也是八路军的根本力量。 既在辽县建立群众基础。 也就是说,他们要在最短二十天时间,最长一个月时间,在辽县建立深厚的群众基础。 在以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