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九章 意气奋发的寇仲和徐子陵 (第1/4页)
第270章意气奋发的寇仲和徐子陵 陆叶既没有把长生诀还给寇、徐的打算,也没有教导两个人修炼长生诀的意思。 甚至是打算在这个世界、这个时代,开宗立派,想办法将自己手上的武功传承下去。 宗门的名字,陆叶都已经计划好了,就叫做――道宗。 在收取弟子,传授长生诀的武功之前,陆叶决定自己先研究修炼一下长生诀。 如果可以的话,他未尝不可以在现有武功的基础上,包罗长生诀的奥秘,让自己的武功更进一步。 …… 长生诀共有八篇文章,每一篇六百字左右,合五千多字,其中又有七副人体图画,图画之中包含人体xue位和运行的方式。 文字自然不用多说了。 虽然很多人都说长生诀乃是使用甲骨文书写,实际上,这玩意儿还真的不一定是甲骨文,根本就没有任何人能够看得懂。 就好像是修真练气之中,七种不同的灵根一样,有一些人生来就有,而有一些人,则是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修炼。 此时此刻。 见到这一幕的陆叶微微感觉到困惑。 随后将所有的功力源源不断的融入了陆叶的体内,让他的嚼铁大法和化石神功合而为一,体魄蕴含天地阴寒能量,达到了千年玄铁一样的硬度。 不仅仅身体承受着难以想象的痛苦,同时连自己的精神也是幻象层出,动捻就有走火入魔的风险。 而此时此刻,陆叶一身雄浑浩瀚,越挫越勇,而且越来越强的内家功力,同样也是以阴阳两种不同的属性作为力量。 如果陆叶要修行一门兼备有阴阳五行属性的武功,肯定也要从阴阳开始修行,因为他拥有极深厚的阴阳基础。 就算是真的没有办法修炼也没有问题,他的手上有练功魔偶这件宝物,练功魔偶自从是前往绝代双骄的世界之后,就一直在修炼陆叶本身没有办法进行修炼的“化石神功”。 可是陆叶却不一样。 练功魔偶的修炼板块,一直是处在空缺的时期。 他在自己面前展开长生诀,运转第一幅图画修炼了起来,仅仅是按照这种方式运行,突然间就感觉到,身体内的气息如焚,仿佛是烈火焚身,万针刺骨。 而且,在陆叶决定开始修炼之后。 “这是怎么一回事儿?” 长生诀应该是对于天赋也有一定的要求。 “果然!” 比如说,七幅图所对应的金木水火土阴阳七种不同的属性。 陆叶思索了一下,说实话,未必有这么简单。 不过陆叶很快就察觉到了其中的一些玄妙,长生诀第六幅图画乃是寇仲进行修炼的武功,属阴。 反而是七副人体图画。 如果是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定然已经束手无策,即便是绝世的神功放在面前,也只能够喟然长叹,再也想不到丝毫办法。 双龙确实是机缘巧合,但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像是他们这样胆大心细,喜欢域外,又起义了之后拍拍屁股抛弃手下,直接走人的霸主,或许是天下仅有一份。 大约在进入护花铃世界时期,他的化石神功就已经修炼到了第9层圆满的境界。 想明白这一切之后陆叶非但没有惊讶害怕,反而是忍不住大喜过望。 就算是看懂了也没有任何用处,因为,从上古至今长生诀流传到现在经历过了无数的研究和注释,上面的文字究竟是广成子亲手书写的,还是其他的人经过研究之后所加的注释,那恐怕都难说的很。 突然间。 但是具有这种修炼天赋的人绝对不可能只有寇仲、徐子陵两人。 寇仲和徐子陵虽然是误打误撞,借助这种方式修炼有成,但是不可否认,两个人确实是拥有一定的秉性和天赋。 陆叶想到之后就将“魔偶”取了出来。 陆叶不得已停下了修炼的动作。 练功魔偶的内部经脉运行,自然而然的,从其中第六副图画修炼了起来。 长生诀第七幅图画,乃是徐子陵进行修炼的武功,属阳。 或许广成子仅仅只是留下了七副人体图画,上面的文字反而是其他人注释的也不一定。 按照大唐中的描述,借助武者的打坐方式,开发人体潜力,可以有办法修炼部分长生诀之中的内功。 这一件宝物可以无视一切修炼要求,如果用它来修炼长生诀的话,不论怎么样,都可以将长生诀达到入门的地步。 第六、第七图画代表着阴阳两种不同的属性力量。 正常的内功心法不是都是从第一副图开始修炼的吗?怎么会,面前的功法的修炼方式竟然如此怪异? 想来是因为宝物有灵,感受到了陆叶的情况,所以自然而然的调整了自己的修炼方式。 陆叶仅仅只不过是稍稍思索了一会儿,便有了主意。 然后将长生诀的武功收录其中,这一件宝物当真是非同小可,武功收录其中,不仅仅是包括里面的人体图形,连旁边的注解、文字之类的东西全部都收录了。 不过。 陆叶暗暗的叹了一口气,长生诀果然就像是传说中的那样,在已经拥有武学基础的基础上,没有办法进行修行。 有这样的一件宝物在手,何愁不能够成为天下第一,凌驾在所有人之上? …… 见到魔偶已经按部就班的进入了修炼的正轨,陆叶将身上的练功魔偶收好。 起身向着外面走去。 刚刚从丛林之中行走出来,便听到大队的马蹄声大声嘶鸣,而且时不时的有一两声狗吠传来。 陆叶抬头望去,只见不远处一座山坡成百上千的大隋将士或执火把,或牵猎狗,浩浩荡荡向正前方搜索。 隐隐的,似乎传来一阵激斗之声,人群中有白影越过重重官兵的围杀,逃至大江,然后乘竹筏而离去。 …… 大约是在一炷香之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