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君之未来非在我,而在陛下(求追读) (第2/2页)
/br> “允欲随大将军离去,愿大将军收留。” 王允说着朝着何进躬身到底,何进连忙起身来到王允面前,眼神中带着感动,搀扶起王允:“子师乃社稷之才,何必随进归乡乎?” “今百废待兴,陛下年幼,此存亡危机,子师怎随进,不知报效社稷乎?” “君之将来非随进,而在陛下。” 何进的言语中多带着责怪之意,王允则早已泣不成声。 “子师,明日你随进入宫见陛下,朝野公卿多为忠臣志士,然公心私心中,却又良莠不齐,子师在陛下身边,进才能放心离去。” “喏。” ........ 今日早朝上,何进自请辞官告老还乡打了尚书令卢植等人措手不及,不过,这些正如卢植等人所愿。 “何遂高屠户耳,熟料今日所见,吾等远不及也。” “是也。” “何遂高真乃大丈夫,真君子也。” “.....” 在尚书令卢植的府邸书房内,刘宏、刘虞等人感慨万分,只是荀攸则是皱着眉头看向卢植,言语间略带着清冷:“尚书令今可忘了陛下所托乎?”
典军校尉曹cao亦是看向卢植,轻轻摇头,今日早朝时,卢植所言虽为赤诚之言,但置于天子于何处。 卢植神色平静,他知荀攸不悦,但他无愧于心,为江山社稷,为大汉天下,他无悔。 “孟德兄,陛下宣你我二人入宫,走吧。” 荀攸摇头,知卢植心意,看来卢植今后是准备做个直臣,做个谏臣,遂朝着曹cao说道。 良久后,荀攸、曹cao二人离去,书房内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皆在,看向尚书令卢植,遂言道:“子干兄,义真、公伟二人谁更适合为大将军乎?” “不知。” 卢植摇头,在他看来朱儁、皇甫嵩二人各有千秋且皆功绩彪悍,从私心而论,他更希望是皇甫嵩,但从公心上来讲,大将军之位,无论是皇甫嵩还是朱儁都有资格坐。 “虞入宫直问陛下乎?” 太尉刘虞眉头微皱,何进自请辞官,空出大将军之位,作为太尉,刘虞已得知董卓把驻扎在河东郡的兵马全部带回凉州,在他看来大将军之位不能再拖,无论是朱儁也好,皇甫嵩也罢,需尽快定下。 “有劳伯安兄,董仲颍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不可再等。” 曾和董卓打过交道的卢植,更为明白董卓看似面善,实则心狠手辣,一旦让其率兵回到凉州,就等同放虎归山,后果不堪设想。 太尉刘虞作为东海王刘恭之后,身居高位,且又是皇室宗亲,他要是入宫面圣则最合适不过。 宣德殿内,坐在龙椅上的刘辩回顾今日早朝时的种种一切,本按耐住的愧疚之心,一下涌上心头,目光落向殿内中年男子,怅然道:“崔钧,朕可有错乎?” “陛下,朝野公卿皆心系社稷,慎候深明大义,不曾责怪过陛下,故请辞归乡,陛下乃天下共主,为的是社稷,何错之有。” 坐在龙椅上的刘辩沉吟片刻后,收敛心神,紧接着道:“今群臣中,可为大将军者,一者乃都亭候皇甫嵩,二者乃河内太守朱儁,此二者,谁可为大将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