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_第190章 坐井观天,只有一孔之见(4k)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0章 坐井观天,只有一孔之见(4k) (第2/3页)

/br>    杨宪心里默默想着。

    整个地图上很明显,除了扬州、北平以及漠北草原外,便是那一条纵贯南北的轨道。

    而且他这时才反应过来,这轨道列车速度如此快,而身处在车厢里的他们竟然一点颠簸都感觉不到,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不知这轨道列车的速度又如何?”王保保继续开口问道。

    这么做的结果,一般当场便会有不少俘虏被收编。

    “儿臣乐意。”朱标看向杨宪,发自内心的笑道。

    最后一种就是直接押回去做苦力。

    有了这个发现后,有些计划就更加要提前谋划了。

    杨宪接着回头看了一眼那些北元的皇族与大臣,对身旁的朱棣开口道:“我们先带着这些北元皇族与重臣回京。”

    而且最最重要的是,系统将整个漠北草原划归为他的领地!

    这是重大发现!

    “神侯发明的这轨道列车,载重量最高一次性能到十数万斤,齐王你说拉不拉得动。”一旁的朱棣开口笑道。

    朱元璋身后的朱标,开口笑道:“这个父皇没有说谎,恭喜杨卿。”

    如果没有轨道列车的话。

    杨宪看着朱棣,开口道:“先分批打散处理吧,优待俘虏,吃的不要短缺了。”

    一旁的其余北元皇族同样如此。

    没想到,这老朱竟然直接把自己架在火上烤。

    这究竟是什么东西。

    杨宪班师回朝的消息,很快便是传到了京城。

    “这咋不成了?”朱元璋转头看向朱标,开口笑道。“太子,你说你乐不乐意。”

    朱元璋点了点头,便拉着杨宪转身往站台外走去。

    插着大明神侯旗帜的列车缓缓在站台前停了下来。

    “杨宪,我带着文武大臣们特意来迎接你的。”

    要知道草原上最好的马,也不过才日行千里而已,而这是在它只载着一两个人的情况。

    距离京城还有一些距离,朱元璋他们是乘坐龙辇来的。

    坐井观天,只有一孔之见;登山望远,方知天外有天。

    列车开始进站了。

    也就是说,以后漠北草原上的人民只要对他产生任何感激、崇拜等等情绪,都将为杨宪产生新的功绩点。

    一般只有对外战争,打异族的时候会如此做,等于是直接收获一批免费的劳动力。

    朱棣点了点头,表示知道。

    “微臣杨宪,参见陛下。”

    只见车窗外的树木景色正在不断飞快地后退。

    “神侯,这是?”王保保开口询问道。

    两只眼睛和嘴巴慢慢睁大,震惊得不能自己。

    杨宪也很激动。

    到时候绝对能让双方都满意,对于所谓的封王,杨宪也没有这么热衷。

    当北元的这些皇族们看到眼前的轨道列车,脸上都是露出了无比震惊的表情。

    在朱标心中,就算是让他想周文王那样抬轿,如果对象是杨宪,他也是乐意的。

    北平列车站,站台。

    他们对于草原战马的那股子骄傲是刻在自己骨子里的。

    朱元璋双眼睁大,紧皱的眉头也慢慢舒展开来。

    “这是好事啊?”马皇后开口反问道。

    这一战自己输的不冤。

    对于臣子来说,这已经是极尽殊荣了。

    十万斤?!

    老朱这次做的有些不地道了。

    他注意力全都集中在系统上。

    这也是经过扬州军工厂改良后生产的火器。

    这种做法,cao作起来就有点难度,需要使用者本人有极大的人格魅力,以及魄力。可用的好了,同样能够收获民心,还能趁机宣传一波自己的仁义。属于高风险高回报的方法。

    粮草的话更加不用说了。

    这就已经是相当于出城三十里相迎了。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他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这世上竟然真有载具能够做到这一点。

    “这万万不成啊。”杨宪当场表示拒绝。

    杨宪部下亲军开始带着这些北元皇族与重臣们分批进入各节车厢,保证每一节车厢都有杨宪帐下亲军看管。

    众人在朱元璋的带领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