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 ?北极星和圭表 (第2/2页)
br> 所以陈天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确定正南正北的方位。 他做了一个陶盘,陶盘的中央插着一根小棍子。 陈天将这个陶盘固定在了地上,然后观测小棍子的影子。 他还做了一根炭笔。 也就是将一根树枝的一头削尖,再将其烧至碳化。 每当小棍子的影子移动一点点,就用碳笔在影子的端头划一个小点。 一天下来,这些小点连成了一道弧线。 其中位置最低的点,也就是影子最短的时候。 这个时间,太阳正是在正南方。 而这个点到小棍之间的这条直线,正是经线的一部分。 这样,正南和正北的方位就确定了下来。 用一根细细的绳子,将陶盘上的细线延伸出来,再将做好的陶圭摆在上面。 这样陶圭就被摆放在了正南—正北方向。 在陶圭末端插上一根竹子。 陶圭上已经制作了一道中线,被标注了出来。 每当竹子的影子,和这条中线完全重合时,就是每天的正午了。
而这个时候,陈天也会在影子末端的平行处,划上一个小杠。 这就是在记录每天太阳的高度。 当太阳高度角最小,影子会被拖成一年之中的最长。 这一天,自然就是冬至了。 相反,当影子最短的时候,也就是夏至。 夏至和冬至的中间,就是春分和秋分了。 当然,还有一种更为简单地确定秋分和春分的办法。 既然有了南北方向,自然可以确定东西方向。 春分和秋分那天的太阳,是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的。 只要在东西方向做好标记,日出日落时刻物体的影子正好和标记重叠,那么这一天自然就是春分或者秋分了! 两至两分,乃是二十四节气之中最为基本的四个节气。 一年分为四季,谓之“四时”。 在二至二分四个节气之上,又增加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四立,正是八节。 也就是所谓的“四时八节”。 再后来,在八节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细分。 每两个八节之间,每一节中再根据气候变化以及自然现象,再加入两个节气,就形成了二十四节气。 如今对于这个原始部落来说,他们还没有进入农耕文明,二十四节气对于他们太过复杂了。 只要知道一年四季,二分二至,就已经足够用了。 圭表的完全记录完整,需要一年时间。 不过这一年是多少天,陈天心里希望是三百六十五天的。 圭表做好之后,陈天每天都会记录刻度。 正午的影子变得越来越长,这说明太阳正在向南方移动。 也说明气候将会变得越来越寒冷。 寒冷的冬天就快要来了。 部落里的人,不知道陈天做这个东西的含义,吃又不能吃,碰又不能碰。 就连知识一向最为渊博的根,也搞不清楚陈天在做什么。 陈天他根据这段时间的变化,大致估摸出了冬天时太阳影子的位置。 他指了指陶圭的前端,说道: “当影子到达这里时,天气就冷了。” 这是一个预言,原始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