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32章 孙炎来投 (第1/2页)
孙炎笑眯眯地看着呼厨泉。 他只是想看看这呼厨泉会不会愚蠢到死。 呼厨泉听郭援这么一说,忙对郭援道:“那郭使君,能否打通我们匈奴回归五原等地回归的途径?” 郭援道:“这个,我还拿不定主意。等我们拿下凉州,我想,我们州牧愿意就此事谈谈的。” 呼厨泉长长吐了口气。 也只能如此了。 这些年,他们数次想要从河内从并州回到五原等地,都被拒绝。 如果能够借助这次合作,回到五原等地,那是最好的。 当然,如果能够击败吴国,占据整个大汉领地,那最好。 但是,这是一件非常艰巨任务,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孙炎见呼厨泉被郭援这么搪塞一句,就真的放弃了,脸上虽然依旧堆积着笑容,心里却破口大骂:“果然是没有脑子的蠢货!” 一来,赵国打死也不可能让你们匈奴从并州经过,从而撤回五原等地。一旦让你们这么做了,你们这支匈奴和还留在伱们匈奴老巢的军队,岂不是汇合了? 匈奴一旦强大,就没有老实过。 到时候,必定再次扣关攻城。 而如今,鲜卑也日渐强大。 万一你们再联合鲜卑,那并州岂不是岌岌可危? 并州牧高干再蠢,也不会答应这个条件。 这呼厨泉,果然是没脑子,竟然还在幻想这事! 二来,这个时候,不利用这个条件来谈更多条件,还真幻想着和并州合作,击败吴国? 吴国的强大,是你们两个废物能够击败的? 除非把赵国也拉进来。 但是,赵国如今内乱不断,三兄弟为了赵王之位,已经分崩离析,又哪里有可能联合? 继续这样下去,都不用等赵国平定内乱,吴国已经打上门了。 孙炎心已经彻底死了。 这匈奴人,完全没救了。 自己费劲千辛万苦,好不容易将他们拉扯起来。 没想到,他们自己又自取灭亡。 得了。 让你们造作! 呼厨泉这次直接任命王琰为军师,携带他的佩剑,跟着郭援前往并州,和高干签订盟约。 而孙炎回到住处,二话不说,像往常一样派出车队,前往长安城经商。 实际上,孙炎和他的妻儿子女全部乔装在车队里面,跟着车队直接前往长安。 而他的住处,则找了几个下人扮做他和家人的模样。 长安。 府衙大厅。 太史慈正在和徐庶、张辽、诸葛亮、庞统、陆逊他们商议匈奴人和并州高干联合反叛之后的攻击线路。 在张辽的帮助下,众人将这一带的沙盘完整地复刻了出来。 陆翊端着茶水站在一旁观看。 就在众人议论得正激烈之时,施桓从外面快步走进来,对陆翊道:“我们查到一个大车队,从平阳匈奴过来。其中带队之人自称是孙炎,大名士郑玄弟子,迫切想要见家主你一面,说是和匈奴相关。” 陆翊疑惑地看向徐庶、诸葛亮等人。 郑玄他的确知道。 毕竟是汉末大儒之一,和蔡邕齐名。 不过,他的确没有听过孙炎这个名字。 诸葛亮道:“这个,我知道,郑玄旗下的确有这样一个弟子。曾着《周易·春秋例》,为《毛诗》、《礼记》、《春秋三传》、《国语》、《尔雅》和《尚书》作过注,所着《尔雅音义》影响较大。” 顿了顿,诸葛亮一脸古怪道:“可是,后来据说他做生意入了平阳,就没有再露过面。不知道他怎么又出现了?” 众人听到“平阳”,脸色都有些难看。 平阳,是这些年匈奴的老巢。 匈奴在黄巾作乱之后,曾经从五原、朔方等地驰援洛阳。然而,他们遇到了董卓作乱,退回五原、朔方等地的路途被堵。 为此,匈奴只能在黄河流域一带四处烧杀抢掠。 后来不知道为何,他们突然以平阳为老巢,然后在附近扎根。 而孙炎,恰巧是这个时间段消失在平阳,然后没有再出现。 而现在,他又带着车队出现。 可想而知这些年他在平阳做了什么。 肯定是给匈奴当叛徒。 虽然如此,陆翊还是对施桓道:“带他进来。” 即使是叛徒,陆翊也想知道,这孙炎现在找上门来做什么? 如果他是为匈奴说情,那就只能送他下阴曹地府。 没有多久,施桓便带了一个中年文士进来。 中年文士穿着奢华,看起来温文尔雅,面带笑容。 然而,越是这样,太史慈、张辽、徐庶等人都没有给他好脸色看。 尤其是张辽,他是雁门人,经常遭受匈奴人和胡人袭击。 从小,他就在马背上长大,就是为了对抗匈奴和胡人。 对于匈奴和胡人,他恨之入骨。 尤其是匈奴,已经并入汉庭。 但是,他们依旧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朝廷为了不引起战争,对他们极为容忍,根本不会调遣正规军队和他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