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南天门即将竣工,袁绍病危 (第2/2页)
> 邓芝吸了口凉气。 南天门三十六功臣? 就确定了? 邓芝还想问确定了几人,却见徐盛看向马云禄、马岱和庞德道:“邓先生,不介绍下?” 邓芝回过神来,忙替徐盛引荐了马超、马云禄、马岱和庞德。 徐盛忙热情地招呼他们进入新野,又聘请了医工给马超检查了伤势。 之后,他再次写信给陆翊,告知西凉马超他们和邓芝即将赶去吴县之事。 写完之后,他让府邸小吏将之前的信塞到这信以前,用加急信送往吴县。 马超的三千西凉铁骑就在新野驻扎下来,由新野提供粮草。 至于马超、马云禄、马岱、庞德和邓芝,则在新野休息了两日,就紧急赶往吴县。 不为其他,只因为吴县有两个太医令。 一个叫做华佗。 一个叫做张机。 是声名赫赫的医工。 吴县。 王府。 为了节省开支,这两年,陆翊和文武百官商议,不会因为吴县升级为吴国的国都而大兴土木。 尤其是王府,只是在原来的府衙基础上进行扩建。 此时,王府大殿。 陆翊正在倾听将作大臣马均汇报如今南天门的进城。 南天门修建了三年。 如今,马上要竣工了。 而郎中令兼麒麟阁阁主刘晔站在马均一边。 他的手里拿着一封十万火急的情报。 陆翊听马均汇报完,点了点头道:“辛苦了,德衡。” 马均结巴道:“这,这都是,是臣,臣该做的。” 陆翊笑道:“去休息吧!” 马均应了一声,退出了王府大殿。 刘晔走上前,将紧急信函递给陆翊道:“河北后赵传来的紧急情报。” 陆翊接过信函,撕开。 一般情报,刘晔都不会亲自送过来的。 从信函里取出一张信纸,陆翊眼睛微微一亮:袁绍病危!
刘晔见陆翊神情振奋,忙问道:“这――” 陆翊笑着将信纸递过去道:“袁绍病危!” 刘晔忙接过信纸,激动地扫了一眼,啧啧道:“这是大好时机!” “到今年为止,我们休养生息就结束了。” “这五年,我们的百姓也都达到了温饱。” “明年,可以开始征收赋税了。” “除开青州,徐州、荆州、扬州这几年兴修水利,粮食可是大丰收。” “明年,我们就可以趁机北上了!” 陆翊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道:“或者真是天助我也!” 历史上的袁绍,这个时候可远远没死的。 现在是泰安三年十一月。 换算成穿越前的年份,是200年11月。 历史上的袁绍,他记得,可是在202年后才死的。 足足提前了近两年的时间。 刘晔将信折好,看向陆翊道:“但是,现在也不急。” “袁绍还活着,河北就相对安定。” “不得不承认,袁绍作为四世三公子弟,在河北还是很有凝聚力。” “我们现在应该将将领都召集起来,给他们打打气。” “当做大战前最后一次鼓舞,让他们回到各自驻地,可以开始准备战事。” “一旦袁绍死去,我们看河北如何动静。” “袁绍有三子,现在还没有确定太子。” “届时,袁绍一死,必定有一场动乱。” “我们可以看三子如何争斗,再决定如何出征。” 陆翊伸出手,和刘晔对拍了一掌道:“英雄所见略同,孤也是这么想的!” “那这样,明天早会,孤就让文武百官商议比武一事。” “比武的日期,就定在南天门竣工那天。” “比武的地点,就在南天门前面的空地上。” 刘晔兴奋地点头道:“可以!我也很想看看,我们这么多将领里,谁武艺最为高强!” 就这时,外面响起急促的脚步声。 陆翊和刘晔都看了过去。 却是一个十五六岁,身形瘦削的青年。 周不疑! 第一届科举的前三名。 如今,他就在麒麟阁给刘晔当副手。 刘晔自从有了周不疑之后,工作量大减,现在都有大量时间去吴郡大学,和马均待在一起。 刘晔和马均,已经根据陆翊的提示,制作出了三弓床弩。 目前,还在做最后的测试。 一旦这最后的测试通过,三弓床弩就会进行大规模生产,然后投入四大军团中去装备。 周不疑快速走进来,来到刘晔身边,朝陆翊行了一礼,将一个竹筒递过去道:“新野传来的加急情报。” 陆翊接过竹筒,打开,抽出两封信。 第一封信,是徐盛看了贾诩写的兵法书一章内容的感悟的,让他指教。 陆翊懒得看。 这徐盛,每隔半个月就会写信过来,发表一大通兵法书籍的感想,他头都大了。 他每天忙得很,哪里有心情去研究兵法书籍! 将徐盛的信递给周不疑,陆翊道:“以孤的名义给他回个,刚好你也可以学学。” 周不疑嗯了一声。 刘晔从周不疑手里接过徐盛的信,哈哈笑道:“吴王,大宝可是努力得很,你现在总不会老提醒他读书吧!” 陆翊一边打开第二封信,一边笑道:“孤是让他读书,可孤不要读这么多书啊!” 目光扫过第二封信,陆翊感叹道:“关中和凉州,不,是汉中,终究是要落入曹cao手里。即使是锦马超加上邓芝,也终究抵挡不住曹cao的脚步。” 将第二封信递给刘晔,陆翊朝着外面大声道:“让人通知南宫家,时刻关注新野来的船队。快到区阿,立马通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