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地人和,诚心唤她苏醒 (第1/4页)
云鸿将之前在天牢,及次日朝堂上发生的事,简单叙述了一遍。 虽然不能确定玄门有夺取仙器的动机,但从现场以及一众罪犯的口述来看,那晚黑衣人使用的法术,必然就是玄门的镇派绝学《五雷电剑》了。而次日叶枫在朝堂上向自己发难,显然也不是空xue来风,这一切都是有目的性的。 “正一道乃道门正宗,搜集儒门仙器做什么?”虹颜听完后仍有猜疑。 “这正是我猜不透的。”云鸿负手走了几步,将正气炉挑于指尖,又说道:“使用儒门仙器,必须以浩然正气为引,若以道门玄气催动,必与仙器冲突。而浩然正气与玄门真气出入甚大,不可兼修,所以玄门完全没有理由收集仙器。” 虹颜思索片刻道:“那晚的黑衣人还说了什么?” 云鸿回忆着当日的场景:“当日我身中一百零八根搜魂钉,猜到他要强摄我的魂魄,分离器灵。我当时怀着必死之心,宁愿自爆元神毁去器灵,也不愿让他得逞。谁知对方很不在意,竟然说什么他只是要仙器,并不是仙器的认可。” 虹颜沉默一阵,俨然道:“正一道历经千年,积厚流光,其底蕴远非你我能想象。此事关乎到整个正一道门,容不得胡乱猜测,没有足够的证据前,不可轻举妄动。” 云鸿点头道:“这是当然,我也只是半猜半想。但我相信,如果正一道真有夺取仙器的想法,他们一定会再出手。” 虹颜觉得此事不可轻视,道:“终南山还是很安全的,你尽量不要独自外出。” 云鸿摇了摇头:“不行的,等静萱醒来后,我必须要下山。” “为何?你这不是……”虹颜无言以对。 云鸿将那青铜令牌递给了虹颜:“我这次来终南山,不仅是为了使用飞仙台救静萱,还为了寻找第四件仙器。这令牌是当日在司空府找到的唯一线索,因为藏在粪坑内,所以才没有被人发现。”见虹颜皱起眉头,云鸿苦笑一声道:“已经洗干净了。” 虹颜接过令牌翻看,上面只有四个篆字:乾坤秘图。云鸿进一步说道:“这东西看似平常,但在首次接触浩然正气时,我心中却投射出一幅画面。那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有一条小溪注入水潭,水潭中匍匐着一只巨大的玄武。” “玄武?”虹颜目光一震:“玄武乃四圣之一,数千年前封神,道号:北方真武荡魔大帝,你竟然能看到玄武?” “这还不是最奇怪的,除了看到玄武,还有四句偈语,写的是:北海之南,东山之西,大泽以东,长河以北。月前我去国子监住了一段时间,翻看无数资料,终于确定这四句偈语暗指的方位。一个是在川中的峨眉山,而另一个就是终南山。”顿了顿,又道:“这令牌是一件青铜器,据我推测应该是战国时代的东西。战国时期,蜀地还在西戎的掌控中。秦一统后定都咸阳,早期的仙人应该多在秦岭一带盘桓。” 虹颜点头,云鸿请求道:“这几日为救静萱,我怕是无暇打探仙器的下落了,还请虹颜兄帮我留意有关‘玄武’的线索。九仙器系上古儒门,也是你们欧阳世家,以及老师生前的夙愿,希望虹颜兄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虹颜郑重道:“你放心,这事就算你不说,我也会时刻关注。”笑了笑,又道:“大圣遗音交给你,我很放心。” 听他这么说,云鸿双手抱拳,毕恭毕敬的对他行了一礼。 不觉月已偏西,回房闲坐片刻,东方便映出一抹亮色。 虽然仙器之事总让他心绪不宁,但眼下能与心爱之人共处一室倒也静谧温馨。微微抬眼,眸光掠过身后的竹床,她脸上泛着红晕,睡姿十分优雅,薄衫下的一抹酥红若隐若现。 云鸿缓缓起身,将椅子搬到床前,坐下后轻轻握住她的手。 一丝浩然正气渗入她体内,一番查探,发现赤蕉果的药力已经完全与血液融合。融合了赤蕉果的灵力,她的气息变得更平稳,血脉流动也更加流畅。 “看来这赤蕉果的确有效。”云鸿自言自语一声。 静静看了她一会,执起她的手,低头在酥嫩的手背上落下细碎的一吻。 起身帮她理了理被子,独自踱步而出。 自从元之界域回来后,他一直很疲劳,如今又要以“行功推血”的方法救治静萱,难免有些力不从心。映着朝阳的清辉,云鸿在竹林中寻了块清净之地盘膝而坐。这数月来一直有事缠身,他根本没有精力去修行。一番内视,意外的发现元神已有突破鬼仙的征兆。 自从服下“龙虎金丹”,魂力得到醍醐灌顶般的提升。而在元之界域长达五天的元神出窍,更让元神境界得到前所未有的巩固。云鸿知道,一旦突破鬼仙便将是质的飞跃。 按照《君子浩然行气录》,缓缓运行浩然正气。 入定后,他很快进入“忘我”的境界。心中没有任何主观念想,所有的意识都随着自然环境而发散。听到风声,眼前便看到风摇翠竹;闻到花香,便看到百花争艳;感受到晨光的温暖,便看到了那一轮初升的红日。 许久之后,心中涌上来一道道奇怪的思绪。 似乎是受到“酒中四境”的灵感激发,这些纷飞的思绪中,大致是在说,道门修行与佛门修行皆有境界之分。比如道门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佛门也有受戒发愿,慈悲觉悟,冥想证道等。但儒门修行似乎除了浩然正气外,并没有这些境界。 这个问题早在前世,云鸿就与司空浩然探索过。但当时也知能初步确定,当浩然正气积聚到一定程度后,可使修炼者身具一种大儒风度,并将之定名为:浩气长存。云鸿定了定神,那么在浩气长存之后可有第二境界? 按照道家的修炼思维,当体内的真气聚集到一定程度,便能够“化神”。而化神后,修炼者便可利用真气与魂力施展术法与神通,那浩然正气又有什么特殊作用呢? 云鸿思索着,但思绪发散太广,一时间毫无头绪。只好渐渐将思维收回,将视线转到问题的根本——儒学的核心。什么叫儒学,核心是什么?中庸?大同?还是浩然正气? 想了很久,灵光一闪,眼前涌出了一个字:仁。 儒家学术中有“三达德、五达道”的说法,但不管哪种都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所谓仁,就是“仁爱通和”。它包括“爱、通、生”三大原则。以爱为基础,以通为手段,以生为目的。所谓爱,指的是惠人敬人;所谓通,指的是天地相和,万物相通;所谓生,指的是使天地万物,自然稳健的发展。以仁治天下,历代太平,以仁待天地,万物昌盛。 云鸿略怔,他想到:能不能将浩然正气转化为“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