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雨仙尘_第三十四章 以小博大,独行江上潭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 以小博大,独行江上潭村 (第4/4页)

怪石,有感而发,便做出了这幅图。初见此图,上官百里并未觉得有多大出处,只觉得这画层次丰富,墨色凝重,极富美感,让人身临其境。这种山水画,他见得多了,已经形成了特有的印象,也未细看。但当云鸿将蕴含其中的“天人”意境告之后,上官百里两只眼都登直了,一把从云鸿手里夺过,生怕云鸿反悔,不拍卖这幅画了。

      云鸿哈哈一笑,又交代了一些事,两人便分道扬镳,一夜无话。

      次日清晨,天还没亮,云鸿便换上了行商服,驾着马车出了城。

      他一路向北,目标是位于北门河上游的一个小村庄,名为潭村。潭村属于相州地界,离幽京有二百里路程。因与西山、太行山皆有接壤,位于崇山峻岭之中。

      天气阴沉,寒风如刃,九霄上酝酿许久的风雪终于飘零了神州大地。这崇山峻岭之中,若遭遇暴风雪,很可能会造成“大雪封山”的窘状。严重的时候,风雪没过膝盖,道路根本无法行走,云鸿不得不加快速度,争取在三日内到达潭村。

      云鸿在出发前,四处打探过河神帮的消息,其中有两个消息令云鸿颇为震惊。北门河从北至南流经幽京,在幽京的这一段因为临近幽京北门,所以叫做北门河。但其源头乃是奔腾不息的黄河,整体说,北门河是黄河支流湟江的一小段。而河神帮从北门河开始,一直蔓延到湟江附近。单从地域上来看,河神帮的规模着实不小。

      此外,另一个消息是,北门河上游的潭村是河神帮重要集结地!

      潭村之所以称作潭村,是因为整个村子围绕着一块巨大的深潭建造的。这深潭的形成也颇具有传奇性,相传千年前此地乃是太行山中的一处深渊,后来被湟江冲开,江水注入其中,将其填平,成了一个天然水库。这湟江北接黄河,南通幽京,是大幽一条重要的水道,商旅络绎不绝。于是有人在此地落户,此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村庄。

      潭村围绕的深潭名为:无心潭。说它无心也不是没有依据。许多从无极、火云两国运来的货物,都要从黄河经过湟江南下,运至幽京,其中便要经过这无心潭。自从河神帮统治了此地,白日里看似风平浪静的无心潭,每到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夜晚,便会狂风大作,波涛汹涌,将那些不供奉河神,或者没有交香火钱的商船、渔民,纷纷吞灭。

      时日一久,此处便有了“无心”之名,意为:没有人心与怜悯。

      三十五年前,先帝玄青将此村子正式命名潭村,规划为相州地界。

      一路无事,云鸿便捉摸着滋养浩然正气。

      自从国子监儒林归来之后,一路发上的事情接二连三,他根本没有时间修炼,如今好不容易有空,赶忙修炼起《君子浩然行气录》。法决中虽只讲了存夜气、求放心、广泛读书三种方法,但云鸿知道,儒门修行中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和”。这里的“和”并非道家说的“天人合一”,而是做一件事情,做到恰到好处的境地,使自身与事物并列。

      这个思想源自于中庸,《中庸》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说,只要能做到“中和”的境地,就能够与天地并列,生育万物。

      到达“中和”的境界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达到中和,也可与自然相处达到中和。其中与自然相处比较简单,就是通过观看、聆听、品味等方法,感受大自然的情绪。

      太行山,自古壮丽雄奇,无数的传说都与这连绵磅礴的山脉有关。此刻,因落雪点缀,远山横斜,姿态更奇。有雾凇满山,草木明艳,浮沉于云海霜雪之间;有白雪灌顶,纷飞飘洒,出没于山岚雾色之间;有繁花密林,清美鲜丽,宛若映月琉璃;有丹顶朱崖,焕赤腾丹,疑为火炬,又似朝华。

      当然,这些还只是云山雪雾之色,若以形分,太行诸峰千姿百态,如狮如虎,如鹰如雀,更不便细说。伴随天光变化,山景时时变幻,气候无常,绝非静态。就说这奔涌翻腾与山峰中的云海,便如海浪击空,置身其中,足以惊心动魄!

      马车行至山腰,云鸿便看到云海的波涛在头顶卷动!当怒流袭来,风雪激玉,给人带来一种无法抗拒的精神压迫。云雾无牙,但肌肤与触碰,凝为水汽,却有几丝寒意。云空无语,山丘默然,如此美景之中,云鸿忽然精神一震。

      深藏髓海中的元神在这个瞬间,莫名挣脱了身体的束缚,直冲云霄。云鸿也感觉一阵不可思议,这种感觉十分玄妙,不可言喻,等回过神来的时候,发现元神已经漂浮在半空中,而脚下空空荡荡,行车依旧。

      云海喷卷,烟涛浮沉,云鸿御使着元神,一飞冲天。

      当凌驾于云浪烟涛上时,感受着寒流水汽穿透身体,又见云卷云舒,若即若离,忽然想起了侯府的传世功法《卷云录》。这部功法是侯府先祖云中子,晚年于太行山观七日云气,顿悟而出。功法的精髓在于云海深处有一个风眼,有聚合云气之用,因与体内丹田相似,便以丹田为风眼,内气为天上行云,模仿云海运行,隐合天道。

      云鸿天生体弱,一直没有修行这本《卷云录》。不过,如今元神出窍,亲临云海,眼见云浪运行,心念为之而动。这一刻,他仿佛昔日的云中子,静坐之中,观悟天道,浩然正气不自主运转起来,竟没有受到元神的控制,细细一看,轨迹竟和这云海有些相似。

      云鸿的心沉浸在云海中,竟忘了行路的马车。元神游于云海,仿佛在温泉中浸润嬉戏,不知不觉,元神竟一丝丝的凝实起来。云鸿大吃一惊,前世自己从神游境突破至驱物境,成就阴神,乃是观摩了《溪山行旅图》,领悟了其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而今,先是亲自画了此图,再神临云海,不仅仅是感受,更是亲自体验了一把“天人合一”。

      常人经过十几年的修行,也未必能成阴神,没想到他年方二十,重生后几个月,就将元神修炼至阴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