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雨仙尘_第三百五十三章 破解偈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三章 破解偈语 (第2/2页)

同。并非四面墙壁上放书,而是中间有个塔楼似的建筑,垂直而立,呈圆柱形。这塔楼上,分层放书,一看大约有三十余层,一层约一千多本。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因此很好辨认。

    云鸿将正气炉中的“乾坤秘图”拿了出来,仔细打量一番。

    如今看去,这令牌仍没有特别之处,相信就是随手扔在地上,被人捡到,也只将之当成破铜烂铁。但细细去看,却发现这令牌并非普通铜铁制成,上面纹理缜密,虽然边角处生锈严重,但中间却冒油些油光。若是凡铁,历经风雨侵蚀,早已锈迹斑斑,不可能冒出光泽来。云鸿精神一震,运气在手,用指甲掐了一下,令牌中央竟如蜡烛一般,凹下去一道划痕。

    “腊?这……难道是一件青铜器?”

    一般的铜铁硬度很高,像这样轻轻一掐,不可能随便凹下去一道划痕。

    他饱览群书,想到古代青铜器的铸造方法中,有一种“失腊法”。

    所谓“失腊法”,简单说,就是先用蜂蜡做成铸件模型,再在模型中填充材料,加热烘烤后,蜡模会熔化流失,与所铸之物融为一体。这样做成的器具,表面光泽亮丽,玲珑剔透,放在阳光下照射,会出现镂空的效果。只是这等手艺,工序复杂,到了现世,早已失传。

    云鸿望了望手中令牌,抬手将其放到阳光下,果然晶莹剔透,有如琉璃。

    他心中大为振奋,急忙取来几本有关青铜器的书籍。一番查阅下,得知青铜器发源于上古时期,在夏、商、周空前壮大。但到了先秦战国,因战事连连,青铜器的硬度不高,不适合作为打仗的兵器,所以逐渐被铁器取代。而在那个混乱的时代,青铜器多用于铸造工艺品。

    秦后汉初,铁器、瓷器的制造工艺成熟,青铜器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隋唐时代,虽还有一些能工巧匠,继承了先祖的手艺,仍然坚持铸造青铜器。但在那时,青铜器的铸造,一般只用于生产精美的铜镜。随着大唐盛世的覆灭,现世青铜器已鲜有露面。

    有了这些知识,云鸿便可将此令牌的年代做一个大致推测。

    此令牌表层附着一层蜡,明显是用“失蜡法”的工艺铸造而成。而“失蜡法”的铸造极为复杂,可说是青铜器铸造众多方法中,最繁琐,却也最精妙的部分。“失蜡法”一般只用于铸造工艺品,战国时期极为鼎盛。云鸿又看了看令牌的花边,虽然锈蚀,但依稀能看出其上雕刻的图案,似乎是一圈龙凤。龙凤出自宫廷,这一块令牌,很可能是皇族下令制造的。

    “六国一统于秦,假如说这是秦朝皇宫内的东西……”

    目光一敛,他陡然想到什么:“秦始皇焚书坑儒,三百大儒皆死其手。墨魂砚能被秦始皇夺走,那剩余的仙器,为何不能被秦始皇得到呢?这一块令牌,很可能是秦始皇,为了获得仙器,而特意铸造的芥蒂!只是直到他死,也没能找到仙器,因缘际会下,落入老师之手!”

    虽然这个联系有些牵强,但也是一种极有可能的猜测!

    他决定,先把先秦的古籍全部翻阅一边,在众多古籍中寻找“北海、东山、大泽、长河”,或许能有什么线索。云鸿如今元神境界已近鬼仙,一目十行,他翻阅的速度很快,一个时辰就看了好几卷。而且,他几乎能做到过目不忘,即便是面对古籍上,这些生涩难懂的古篆字。

    国子监中,关于战国秦朝时的古籍,大概有一万二千册,占了近一半。

    即便云鸿身怀神通,看完这些书,也用了整整十二天。到最后,他总结出十三个北海,十六个东山,三十三个大泽,四个长河。因长河在古代普遍指代长江和黄河,这两条河流,几乎贯穿神州,因此很难确定具体方位。最终,他由这些线索,找到了六个可能性极大的区域。但其中,四个区域范围太大,如果要找幻境中的地方,没有一年半载恐怕无法确定。

    因此,剩下的,就只有两个地方!

    然而,巧合的是,这两个字地方,其中有一个是自己的必去之地!

    终南山!

    另一个,是位于蜀地的峨眉山。

    进一步分析,秦朝之时,首都长安,那时候的仙人,恐怕也多盘踞于附近的山脉。将宝贝埋藏在终南山,有太上道守护,这是一个很合理的抉择。而蜀地峨眉,乃早期佛教的发源地之一。秦朝时,蜀地战乱不休,生灵涂炭,估计就是上古仙人,也不会对此地有兴趣。

    命运使然下,云鸿决定,立刻动身前往终南山,开启他的寻仙之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