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86 这人间,值得 (第1/2页)
第188章这人间,值得 没有大型工程机械的年代,要在地形复杂,环境恶劣的山区地带,利用原始工具,人工扣一条铁路出来,难度可想而知。 乔治也不想说什么公平不公平之类的东西。 俄罗斯人平均寿命都不超过35岁的年代,说这些没意义。 和美国人相比,乔治已经努力做到最好,至少在后勤保障方面,海参崴的做法,还是很让高丽政府满意的。 海参崴的筑路队,翻译都来自高丽,高丽政府对筑路工人的后勤保障情况很了解。 海参崴的夏天温度舒适,不冷不热,不过昼夜温差还是有点大,工人们抵达海参崴之后,一套新衣服和一双新鞋子是必须的。 在日常饮食上,虽然谈不上丰盛,但是最起码可以吃饱,一日三餐,几乎每天都有鱼,土豆管够,周末加餐的时候还有酒,这还有什么可苛求的呢。 虽然周末加餐时,酒只有一人一小杯。 但对于很多高丽工人来说,这是他们这辈子第一次喝酒。 别小看酒这东西,这玩意儿可是用粮食酿出来的,高丽人多地少,粮食人都不够吃,根本没有多余的可以用来酿酒。 就算有,也和平民无关。 关键这些高丽工人,绝大部分都不是平民,而是奴隶和隐户。 这就让高丽政府更满意了。 乔治更满意。 上辈子乔治很讨厌高丽人。 这辈子乔治惊讶的发现,高丽人不仅不讨厌,而且还挺可爱的。 现在的高丽,可没有将俄罗斯的传统文化据为己有。 更不敢狐假虎威,跟爸爸国一起针对俄罗斯。 不仅不敢,高丽现在最希望的,是认俄罗斯当干爹,讨好还来不及呢,岂敢忤逆。 既然高丽这么懂事,于是高丽驻海参崴首任领事闵泳翊,就成为尤里耶夫宫的第一位高丽客人。 闵泳翊是闵妃的侄子,颇得闵妃宠爱,20岁就大权在握,负责训练高丽新军。 壬午军乱后,闵泳翊被派往欧美日本考察,甲申政变时被开化党攻击致重伤,两个月前,闵泳翊曾奉高宗之命,前往俄罗斯帝国驻高公使馆请求保护。 这是高丽第二次希望得到俄罗斯帝国的保护。 由于英军强占巨文岛引发的争议,还没有彻底平息。 所以圣彼得堡并没有第一时间同意高丽的请求。 闵泳翊现在只有26岁,他太急躁,完全没有政治家应有的耐心。 在得不到俄罗斯回应的情况下,闵泳翊居然去找大头,将高丽希望得到俄罗斯帝国保护的请求全盘托出。 这引发了一个更严重的后果。 甲申政变后,大头被清帝国任命为驻高大臣,全权处理高丽事务,地位大概相当于高丽总督。 这一时期的大头还是公忠体国的,决不允许高丽脱离控制。 所以在得知闵妃和高宗死性不改,继续和俄罗斯藕断丝之后,大头决定联合大院君,废除高宗,另立新君。 这看上去,似乎是索菲亚政变的翻版。 闵泳翊这人,多半是有些精神分裂,他找俄罗斯驻高公使请求保护没能如愿,就去向大头告密。 大头要另立新君,闵泳翊却又良心发现,希望乔治能阻止大头。 这人的行为,毫无逻辑。 “这并不困难,但是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乔治挺喜欢听话的闵妃和高宗,但如果没有好处的话,乔治也不会帮忙。 以高丽现在的实力,换一个闵妃或者高宗,并不会有什么区别。 “公爵大人,高丽一无所有,唯有满腔热血,还望公爵怜悯。”闵泳翊态度好。 可只有态度,其他什么都没有。 这怎么能行呢。 乔治微笑举杯,端茶送客。 乔治位高权重,不方便提条件。 米哈伊尔无所谓,他是乔治的舅舅,身份和闵泳翊一样,都是外戚。 “高丽除了人,还有什么?”米哈伊尔对高丽的认知,和时下大多数人一样肤浅。 高丽不仅有人,还有地。 而且人跟人也不一样。 印度人口也很多,但是对大英帝国的贡献越来越少,再过几十年,等那位非暴力不合作的圣雄混出头,印度非但无法为大英帝国做出贡献,反而会成为大英帝国的财政负担。 高丽是完美殖民地的代表。 21世纪的高丽,为了给美国股东创造财富,卷到连孩子都不生,大几十岁还要打工,全球独一份。 所以高丽女团为什么在全世界受欢迎呢。 因为人家听话啊。 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不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