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七月七号 (第2/3页)
有时候,姜鹿溪也会多想。 这让清北许多文学院的教授遗憾不已,他们对于程行的文章,是真的喜欢。 这放了假,没有学校束缚他了,两人也不在一起了。 在七月七号这天,程行买了礼物给姜鹿溪送了过去。 现在看不了了。 他又怎么可能会继续去喜欢自己? 特别是这次高考写的《拾年》。 倒是有其她的同事听到后说道:“我看开不了多久了,这超市开在城里可以,开在乡镇上哪有人来?关键是它又不像镇上的其它商铺那样,逢集的时候开,不逢集的时候关,这逢集不逢集都开,那不逢集的时候哪有人会过来?” 这次程行的高考分数上大部分985和211大学都没问题,但唯独除了清北、复旦、浙大这些国内排名靠前的学校,但程行终究还是小看了他这语文高考作文满分,以及语文149的成绩究竟有多么吓人,在高考分数出来的几天后,除了清北之外,海城的复旦大学,浙省的浙大,以及南京大学,都同时向程行抛出了橄榄枝。 不过在这个时代,距离并不算是问题。 所以暑期的这两个月,程行还是很忙的。 哪怕程行的高考分数,距离他们录取的分数还有着二三十分的距离。 而且他要真的是考的文科,哪怕是分数没有达标,他们也能特招进来。 现在确实没什么客人,不过不着急,既然先手布局了,就不怕以后会没有客人进来,差不多到了下半年九月份的时候,上面的一纸文件下来,政府就开始大力发展乡镇了。 那就是再过半个月他的生日就到了,他身份证上的年龄满十八岁之后,程行得去考个驾照,然后买一辆车,摩托车到底不是特别方便,下个雨,或者是想去一些远的地方,没有汽车是不行的,还好程行前世考过驾照,再加上也开过不少年的车,都不需要两个月,只一个多月的时间,程行就能把驾照给拿到手。 “那鹿溪应该知道吧?程行在你们这些年轻一代的学生中可有名了,我弟弟说现在学校里基本上大部分学生都看过他写的《安城》。”冯萍探过头去,向着姜鹿溪问道。 “诶,能多开一天是一天吧,这工资待遇可真够好的,一个月两千块,城里的许多超市都给不了那么多,更别说是在镇上了。”那人说道。 只是,她旁边的那个同事,并没有说话,也没有像她这样因为没人而趴在收银台的台子上,她老老实实安安静静地站在那里。 只是选择浙大,距离姜鹿溪也就远了。 有时候她在晚上对着窗外望着窗外的星星跟月亮时,还会忍不住抿一抿嘴,然后去埋怨一下程行,以前那么喜欢往她家里来,这些时候却不来了。 “你像昨天逢集的时候还好,还能有几个人图新鲜进来,这不逢集,又是下午,一个小时都见不到一个人进来,这人力电力都要钱,哪能开长久?” “鹿溪的年龄应该不是很大吧?估计应该才十七八岁,怎么这么小就不上学了?”其中一名叫做李洁的,也是距离姜鹿溪最近的那名女收银员问道。 程行的成绩考的很好,虽然不知道他的总分是多少,但是都被浙大录取了,这个结果已经出乎她的所料了,因为之前姜鹿溪是没想过程行能考上浙大的。 在距离高考分数出来的几天之后,程行他们一家得到了一件意外之喜。 以她现在徽州省理科高考状元的身份,暑假的这两个月,能赚不少钱。 这篇文章,虽然出自于十七八岁的少年之手,但却不是写给少年的,更像是写给他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的,他们每每读过此篇文章,都会增添许多感伤和回忆。 因为在他们的传统观念里,国内的大学,除了清北外,就数复旦最好。 以他理科的分数,上清北差的就太多了。 “诶,鹿溪,又没人,别一直站着了,这一直站着站久了也难受,趴在收银台上休息一会儿。”那名收银员对着旁边的一名十七八岁的女生说道。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陈青上的也是复旦。 比如高考一结束,两人就真的没有什么见面的机会了吧。 因为高中要上学,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多了,他才喜欢。 程行之所以要在这天给她送蛋糕还有鲜花,是因为这天是姜鹿溪的生日。 最后,便争取在十月份的时候,将《安城》给发表出去。 礼物是蛋糕和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