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接受 (第2/2页)
特别是大嫂的沉默。 外头的喧闹,越衬托屋子里的死寂。 “你......你先去忙吧。”过了半天,李氏才对陈璟道。她声音虚虚的,如饥渴的人走在茫茫大漠,虚弱得连救生的意志都显得薄弱。 陈璟想着,自己在这里,她哪怕想哭都不方便。 于是,他起身:“大嫂,我先出去了。” 然后就走了出去。 文蓉和丫鬟们在厢房门口逗弄猫儿,陈璟喊了大一点的丫鬟。对她道:“去服侍太太。” 丫鬟道是。 陈璟就出了院子。 走了几步,心里不踏实,他又折了回来。站在院墙根,靠着墙沉默。 藤蔓摇曳,有一片翠绿的叶子落下来,掉在陈璟的肩头。 陈璟就拿在手里把玩。 站了片刻,终于听到了院内传来哭声,凄厉绝望,悲痛难忍。 是大嫂。 “娘......”侄儿吓坏了。也跟着哭。 陈璟这才似松了口气,走了出去。 他是男人。男人从来不把任何人当做自己的全部,更没有依靠过谁。陈璟无法理解女人失去丈夫的痛苦。 他在内院,不能为大嫂做什么。 大嫂能哭出来,这还好。 刚走了几步,遇到了李八郎。 陈璟进了内院。李八郎越想越不放心。书也念不好,就跟王檀告假,自己也进来瞧瞧。 正巧遇到陈璟要出去。 “怎样了?”李八郎问陈璟。 其实这话多余。李氏怎样了,他们心里都一清二楚。 “在哭呢。”陈璟道。
李八郎就茫然站在那里,不知道该不该进去。他们俩都没有成亲,没有哄女人的经验,女人哭的时候到底该不该去劝,李八郎也没有把握。 这个时候。他反而以为陈璟更加世故,就问陈璟:“怎么办。不劝她么?” “现在而言,外人的劝慰都是隔靴挠痒,无济于事。”陈璟道,“反而让她烦躁。” 就是不劝。 李八郎相信了陈璟。 兄弟俩出了内院。 陈璟去了趟药铺,把事情和清筠说了。 清筠当即也慌了神,连忙道:“我要回去陪着太太!” 陈璟点点头,道:“我就是这个意思。这一两个月,你附带着看看账本,心思都在太太身上,陪着她。 家里贴心的,只有你和蓉儿。蓉儿还太小,她心里的话,唯有告诉你了。” 清筠道是。 李氏当天哭了一夜,眼睛都要哭瞎了。 清筠陪着她,也抹了一夜的眼泪。 到了三月初二,李氏派去京里打探消息的人,也后一步回来,把消息告诉李氏。 那人甚至不知道四川学子的事,只说:“陈举人今年没有去参加春闱。不少人说,上次春闱放榜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他。” 李氏眼睛肿的厉害,让清筠把人打出去。 听到这话,心里的痛又添了一层。 陈文恭和陈文蓉兄妹俩也懂事了,见母亲如此,都能猜到是什么情况。 陈璋走的时候,陈文恭五岁、文蓉三岁。五岁的孩子,父亲是什么模样,他们都模糊了。 但是很多时候,父亲就是一个特定的定义,是这个家庭的主心骨,是他们的全部。 听人有人说他父亲死了,陈文恭也要跟人拼命。 如今见母亲哭,两个孩子也哭。 一连半个月,家里气氛很压抑。 李氏什么也不管了,整日躺在床上,清筠帮着cao持这个家。 “我回趟姚江,我把大嫂和母亲都接过来。”李八郎对陈璟道。 他把李氏娘家的母亲和嫂子请过来,让她们劝慰、开导李氏。 李氏的母亲来了,李氏终于肯说话。 “我不会寻死的,孩子们还小。”李氏最终说了句让大家都放心的话,陈璟和李八郎也松了口气。 她这个时候还知道考虑孩子,说明没有因为悲伤而丧失心智。 知道她还有理智,其他的就好说了。 而后,很长很长的一段日子,李氏郁郁寡欢。 没有见到陈璋的尸身,她心里的那一丝念头,也不敢断。所以,李氏仍选择等待,她不会说什么立衣冠冢的话。 她要一直等着陈璋。 她对陈璟道:“也许有天,你哥哥突然就回来了......” “嗯。”陈璟点点头。 李氏心里,也接受了结果,她也不会过多的奢望。 她已经不托人去找陈璋了。 只是,她仍残存希望,希望会有奇迹。反正,李氏也没打算改嫁。陈文恭依旧九岁了,再过几年他就可以长大成人,李氏就可以依靠儿子了。 现在,她依靠陈璟。 不为生活所迫,完全没必要改变什么。 ***(未完待续! :"..",。,谢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