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华彩_第二百一十章 老爷气闷、大老爷发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章 老爷气闷、大老爷发飙 (第3/4页)

朝生往一旁差房走,临别之际李惟俭朝着愕然的贾政略略颔首,那贾政心下五味杂陈。

    素日里在家中见了李惟俭还不觉如何,到底是晚辈,总要先执礼见过。如今到了外间却是不同了,人家不单是正五品的郎中,更是正二品的男爵!

    自己在侍郎面前只有垂手听吩咐的份儿,便是夏世安也从未给过其好脸色。再看那李复生,只怕大司空来了,这俩侍郎也不会这般热切吧?

    正思忖着,忽而便听夏世安冷声道:“贾副郎,你这事儿容后再议吧。”

    贾政赶忙道:“夏侍郎,营缮清吏司还等着呢,不知大人能否通融一二。”

    夏世安乜斜一眼,说道:“杭州府官衙五年前方才修葺过,怎地如今又要修葺?莫非那衙门是纸糊的不成?”

    贾政苦着脸道:“侍郎不知,杭州府衙本就是前明遗留,如今又过百年,年久失修、梁木朽烂也是有的。”

    “这却不急……本官且问你,贾副郎可是与李郎中有旧?”

    “这……是。”贾政老老实实说了这内中的关系。

    夏世安听罢,顿时和颜悦色道:“原是如此啊——”转而纳罕道:“——贾副郎近水楼台,想必家中没少买那水务的股子啊,可喜可贺,哈哈。”

    贾政唯唯应下,心里发苦。早知那水务这般能铺展,当日就该砸锅卖铁尽数买了。稳稳当当拿在手中,单是股价就涨了两成还多!

    夏世安又道:“既如此,有劳贾副郎回头儿将李郎中请来,本官还有要事与之相商。”

    “这……下官尽力。”

    夏世安笑道:“贾副郎过谦了,这般姻亲,还不是你一句话的事儿?就是如此,本官先走一步,就等着贾副郎的好消息了。”

    夏世安洒然而去,只余下贾政踯躅不已。让他去请一个小辈?这让贾政如何拉得下脸面?可侍郎吩咐了,不去好似也不行……

    却说李惟俭与庄朝生进得偏厅里,自有小吏奉上茶点,二人略略寒暄,庄朝生便提起了江南的水泥务,禁不住故作不满道:“李郎中可不好厚此薄彼,营造一事,理应是我工部的差事啊。如今水泥务划入内府经营,这……说不好听的,本官与同僚可是对李郎中不满久矣啊。”

    “哈哈!”李惟俭笑着放下茶盏,说道:“庄侍郎也知,那水泥务出大头的乃是江南士绅。眼看大战在即,不才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

    “是啊是啊,李郎中也是不容易。一面儿要赚得银钱,一面儿还要办实事,最妙的是惹得上下交口称赞。”

    “诶?不过是恰逢其会罢了。”李惟俭笑道:“庄侍郎若有心办水泥务,不才愿意将水泥方子奉上。”

    “哦?李郎中如此作为,倒是显得本官方才小人之心了。”

    李惟俭笑道:“都是为国办事,区区水泥方子而已,又值当什么?再者,不才今日造访,就是听闻工部上下对不才多有腹诽,这才跑来找补一二啊。”

    “哦?”庄朝生顿时来了精神头:“莫非李财神又要出手?这回要办什么务?我工部……额,怕是比不得内府富裕,不过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李惟俭思量道:“实不相瞒,下官有意办铁务。”

    “铁务?”庄朝生闻言顿时蹙眉不已。

    李惟俭翻阅过内府记录,前明万历年间,官方算上民间的生铁产量大抵是四万到五万吨。到了大顺,初期先有矿禁,此后才逐渐放开。虽说官方铁厂产量节节攀升,可算上民间削减的,大抵还是这一数字。

    且不论炒钢法还是灌钢法,所生产的钢材都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钢材,内中杂质太多。且品质极难延续!

    这一锅钢材过关,说不得下一锅就是另一种性能。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须得从源头——冶铁上想法子。

    就如今那矮粗胖的高炉,日产不过一吨上下,耗能高,产量低,已经落后于西夷了。

    李惟俭就道:“如今我大顺冶铁,北方自是以遵化为主,去岁产铁近百万斤。”

    庄朝生颔首。

    百万斤听着不少,换算一下,不过才六百吨……纵然这内中必定有瞒报、私卖的,可翻一番不过是一千两百吨,这么点儿生铁,两个私人承包的小钢铁厂都不如。

    “不才以为,这产铁量还是太少了。西夷如今已用新高炉冶炼,区区丹丸小国,便比得上我大顺全年所产。”

    若无意外,大抵二十年后瑞典每年出口三万吨生铁,瑞典才几个人?

    李惟俭继续道:“因是不才打算去遵化改进工艺,重寻铁矿、煤矿,另立铁厂,争取三年内,将遵化铁厂产量增至两千万斤。”

    “噗——”庄朝生一口茶水喷出来,咳嗽两声追问道:“多……多少?”

    “两千万斤。”

    两千万斤是不是听着挺多?换算一下一万吨出头,于李惟俭而言,不过多立几个高炉罢了。

    庄朝生倒吸一口凉气,狐疑着看将过去,却见李惟俭神情笃定,半点也不似开玩笑。也就是盛名在外的李惟俭,换做旁人庄朝生早就拂袖而去了。

    两千万斤啊,汉中几个冶铁厂加起来去年才产出八千万斤生铁,好家伙,张口就是两千万斤,遵化有那么多铁矿吗?

    转念一琢磨,先前的京师水务,还有那西山岛水泥务,可都是李财神凭空造就,说不得人家真就有这本事呢?

    庄朝生便问:“李郎中——”

    “诶?侍郎年长于我,称我表字复生就好。”

    “好,复生,不知我工部如何参与此事?”

    “如从前水务例,挂在工部名下,另外,工部造器坊须得抽调匠人,造一些铁厂用具。”

    矿禁虽放开了,可没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